东莞镇政府大院内供神像老人每日隔栏跪拜(图)2008-07-2107:31:10来源:(广州)
广州日报7月21日报道目前,东莞正在全市合力争创“文明城市”,然而在中堂镇 前天中午,记者在政府大院左侧角落、靠近公交站台的位置,看到一尊高约1米的土地神像。神像前插满了香,附近村民反映每天有老人隔着栅栏跪拜,成了土地庙。 前天中午,记者在 神像高约1米,神像顶上和两边用铁皮搭了一个简易的架子来遮挡风雨。土地神像旁还有三尊小很多的关公像。记者绕到政府大院外面,铁栅栏边还有很多香炉和其他小一些的神像。 针对此事,前天下午,中堂镇政府一负责人称,这座土地神像摆在该位置已经很多年,看看华星创业报销系统。政府大院建成前就有。后来政府大院扩建,照顾当地村民土地神像就留了下来,看着土地增值税。设在墙角,隔着铁栅栏村民还是能上香。 “现在既然有人提出来,我们一定会想办法 什么是迷信,什么是文化,谁能说的清楚。 中秋节被韩国人抢注,国人义愤填膺。通常有许多人讲,中秋节源自嫦娥奔月的故事。据史书记载:“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药服之,遂奔月为月精。”现在我们都知道这个和土地公一样只不过是神话故事,是子虚乌有的东西。可是为什么中秋可以作为一种文化,过年可以是一种文化,祭拜祖先可以是一种文化,拜灶神可以是一种文化,拜个土地公就不行了呢。 可能有人说你在一个偏僻的角落自己拜肯定没有人管,为什么有放在政府大院。在我看来这恰恰体现了东莞政府以人为本,把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上。因为报道里也说了,“照顾当地村民土地神像就留了下来”。我看一个城市文明不文明并不是表现在这些方面。城市文明,究竟体现在什么地方?相当大的程度,体现在城市公民举手投足、一颦一笑上,体现在城市公民对秩序、公德的谨守上,体现在城市公民发自于内心的淡定从容构成的城市气质上。并不是说你把土地爷请走了就文明了,土地爷在就不文明了。 当然我不是说要大家都去拜土地公,不过老人去拜拜也没什么,没必要大惊小怪的。如果有一天当我们的子孙满是灰尘的图书馆里翻开厚厚的书本看到土地公照片问你这个是什么的时候,我不知道这个是好事还是坏事,是我们文明了,还是我们丢失了我们的文明。如果韩国把土地公注册了,不知道我们的国人又做何感想。是大骂韩国的无耻,还是好好检讨一下我们对自己文明的态度。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