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网
法律通行证: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律师加盟热线:400-8919-913   律信通 律信通  
律师
公众 咨询 贴吧
律信通 案件委托
频道 房产 婚姻 交通事故 保险 建设工程 劳动
留学
公司 合同 刑事辩护 医疗 知识产权 工商
新闻 宽频 文书 常识 案例
法规 专题 杂志 百科 论文
查找全国各地律师: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点击各城市名拼音首字母查找律师 公众找律师,信赖律信通!律师做宣传,首选律信通!
公检法司
频道直达: 法界新闻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司法 | 工商 | 税务 | 质检 | 聚焦国土 | 矿山与安全
公检法司
债权债务常识
当前位置: 主页 > 民商 > 债权 > 债权债务常识 >

也谈食品安全问题:何时不再很受伤

时间:2012-04-07 16:51来源:wuanbjp00_sekiw 作者:小雨 中国法律网

也谈食品安全问题:何时不再很受伤

来源:中国法律网消费者权益 作者: 时间:2011/12/12 消费者权益律师: 也谈食品安全问题:何时不再很受伤 编者前言:食品安全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重大问题,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当前舆论风暴的焦点。吃饭担心地沟油,吃馒头担心血脖肉,吃面担心添加剂......种种现象表明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重中之急,本文讨论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根

  也谈食品安全问题:何时不再很受伤

  编者前言:食品安全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重大问题,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当前舆论风暴的焦点。吃饭担心地沟油,吃馒头担心血脖肉,吃面担心添加剂......种种现象表明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重中之急,本文讨论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根源和对策。

  一、当前食品安全的现状

  近些年,从“三聚氰胺”到“瘦肉精”,从“地沟油”到“染色馒头”,这“天”不敢说塌了,起码是千疮百孔。吊白块馒头、苏丹红鸭蛋、避孕药黄鳝、硫磺腐竹……种种匪夷所思的有害食品,让许多国人悲叹:我们到底还敢吃什么?

  “餐桌保卫战”屡战屡败说明,现有的提高生产者销售者道德自律、加强监管部门落实责任、“重典治乱”的治理思路一定是遗漏了些什么。

  在发展过程中,由于食物结构的多样化、饮食方式的多样化,我们比较偏重速度,因此在质量安全上容易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尤其是近几年,一些影响比较大、性质比较恶劣的食品安全事件往往跟一些行业的知名企业、商品占有率覆盖面比较大的大品牌结合起来,这一点是令人十分痛心的。

  二、当前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源

  1、食品质量标准存在缺陷

  我国食品体系由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等4级构成,总共将近3 000项。虽然数量上不可谓不多,但是存在的问题也很突出:①有关资料显示,我国食品标准相当一部分低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②我国食品产品的行业标准一直延续计划经济时期的各部委制定,这就难以避免标准政出多门、互相矛盾、交叉重复、指标不统一的现象。③标准的评估修订没有及时跟进,看看农村办厂。有的标准竟然超过10、20年都不修订,已经远远不能适应食品行业的快速发展。

  2、食品法律、法规不规范

  我国现行的食品安全监管大法是《食品卫生法》,所监管的范围过于狭窄,仅对食品生产、经营环节中的食品安全作了规定,没有包括种植、养殖、储存等环节中的食品及食品相关的食品添加剂、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的生产经营或使用,而食品安全问题恰恰涵盖了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因此使监管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盲区,造成诸多食品安全问题的监管滞后和监管不力。

  另外,法律、法规的条款笼统,操作性不强;对违法违规行为处罚较轻,看看创业资金。执法力度不够,也是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原因。

  3、监管模式分段管理,职责不清

  2008年大部制改革之后,政府明确了食品监管分工。卫生部牵头建立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制,负责食品安全综合监督。农业部负责农产品生产环节的监管。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负责食品生产加工环节和进出口食品安全的监管。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负责食品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卫生部承担食品安全综合协调、组织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的责任。几大部门是按生产、消费、流通等环节实行分段管理,承担不同环节的监督职责。

  从多个环节进行多重保障似乎是件好事,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执法部门过多却难免会出现职责交叉和权力真空地带,深化相互制约难。有些部门不是不想主动跟进食品安全管理,但碍于职权范畴,不敢过界越权,破坏官场规矩。与此同时,按照中国的特殊国情,由于政府部门与商业机构关系密切,也容易造成某些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出现潜规则。例如国家实行免检制度,令企业争相与质检部门拉关系,最终堕落为官商勾结的新手段。

  三、当前食品安全问题的对策

  在目前食品安全问题频出的形势下,强化对食品产业的监管,就是保卫食品行业发展的命脉。

  这需要我们从长远着力,把食品安全问题上升到经济安全的高度来进行职能的细分,靠日常监管而不是运动式执法来提升经济安全的保险系数。从食品行业的特殊性入手,把监管的着眼点放在事前控制上,而不是放在“亡羊补牢”上,变被动式监管为主动式监管,变事后监管为事前监管,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建立信息共享的联动执法监管合作机制,实现各个部门之间的有效合作。通过对大案要案的查处,对监管漏洞及时“打补丁”,并追根溯源从源头为食品安全筑起坚固的“堤坝”。另外,对地方政府“护犊子”的做法也要大胆问责,保证国家对于食品安全管理的方针、政策及时、准确地落实到位。

分享到:
特别推荐
·
·
·
·
·
相关文章
·
·
·
·
·
无须注册,快速提问。律师免费为您解答法律问题!

温馨提示:由于无法获得联系方式等原因,本网使用的文字及图片的作品报酬未能及时支付,在此深表歉意,请作品相关权利人与中国法律网网取得联系。 上一篇:
下一篇: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免费法律咨询 在线提交,三十分钟内百分百回复!
中国法律网 版权所有 邮箱:service@5Law.cn 建议使用:1024x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 | 京ICP备2023040428号-1联系我们 有事点这里    [切换城市▲] 公司法
400-8919-913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法律咨询5分钟内回复
请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闭

关注网站CEO微信,与CEO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