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事人是否有权同时获得工伤保险赔偿和人身侵权赔偿,一、在法律法规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没有具体规定,此前1991年9月22日国务院令第89号发布《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四十三条规定:职工因交通事故死亡或者残疾丧失劳动能力的,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处理后,职工所在单位还应当按照有关部分的规定给予抚恤、劳动保险待遇。(《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生效后,该办法已经废止。)说明职工因交通事故死亡或者残疾丧失劳动能力的,不管职工是因工、非因工,均有权享受一定的劳动保险待遇。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题目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12条规定:"依法应当参加工伤保险的用人单位和个人,因工伤事故遭受人身损害,劳动者或者其近支属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用人单位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告知其按《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处理。因用人单位以外的第三人侵权造成劳动者人身损害,赔偿权利人请求第三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说明两种索赔方法均可行,只是受理的单位及适用的法律规定不同。最高人民法院在给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2006)行他字第12号《关于因第三人造成工伤的职工或其近支属在获得民事赔偿后是否还可以获得工伤保险补偿题目的答复》明确肯定了当事人可以获得双重赔偿。 二、在法学原理上,1原告是否起诉第三人侵权赔偿?胜诉?执行到位?属于公民私权范畴,具有自主性、不确定性。而工伤保险由国家政府颁布法规,政府成立专门机构治理,我不知道损害。强制用工单位向保险机构缴纳工伤保险费,建立工伤社会保险基金,担负支付工伤用度,分担企业工伤风险,保障工伤劳动者的生活而建立的。具有强制性、确定性,属于公权范畴,二者不能混用,也不能相互替换。2、一般以为,政府的公权依法而定,没有法外权利。公民的私权范围是法律法规没有明文禁止的一切权利。在本案中,相关的法律法规没有禁止原告行使权利的规定,《工伤保险条例》中也无交通事故赔偿后可以排除工伤保险责任的免责条款。 综上所述,无论从法条,还是法理上均注重对人性的关怀,加强对公民生命权、健康权的保护,不适用财产损失的"填平原则",体现了现代社会"以人为本"这个根本宗旨。 [推荐]工伤保险赔偿和人身侵权赔偿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