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网
法律通行证: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律师加盟热线:400-8919-913   律信通 律信通  
律师
公众 咨询 贴吧
律信通 案件委托
频道 房产 婚姻 交通事故 保险 建设工程 劳动
留学
公司 合同 刑事辩护 医疗 知识产权 工商
新闻 宽频 文书 常识 案例
法规 专题 杂志 百科 论文
查找全国各地律师: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点击各城市名拼音首字母查找律师 公众找律师,信赖律信通!律师做宣传,首选律信通!
公检法司
频道直达: 法界新闻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司法 | 工商 | 税务 | 质检 | 聚焦国土 | 矿山与安全
公检法司
社会新闻 世间百态 人间冷暖 大千世界 权益保护婚姻家庭 劳动保障 经济纠纷
当前位置: 主页 > 法制新闻 > 婚姻家庭 >

谁该为虚假广告承担责任?

时间:2012-04-01 16:08来源:雪野 作者:快乐公主 中国法律网

医药广告正在媒体上打造自己的“乐园”。从传统的宣传单到电台、电视、报纸直至网络,我们在其黄金时间与版面都能听到、看到形形色色的医药广告。从“有效率”和“治愈率”为出发点,加上“国家级”、“国际认证”、“独家”、“妙手回春”、“ 神奇功效”等煽情字眼,然后配以 “权威专家”等各路神仙的现场说法,医药广告几乎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然而,据2004年11月18日人民日报报道,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广告审查监督管理办公室副主任蓝煜17日透露,相比看中国十大创业人物。2004年1—9月对全国部分药品电视广告监测检查中,违法率高达62%;而同一时期药品报纸广告的违法率更是高达95%。


  虚假广告创造的“神话”


  如今只要您信手翻开报纸杂志或随手打开电视,不经意间大量的医疗和药品广告就会一股脑的“呼”向您的眼球。什么“不吃药即可彻底根治糖尿病”、“基因疗法根治乙肝”、“服用XX胶囊30天长高10厘米”、“ 清脑心血康1个疗程可使血压正常,2-3个疗程痊愈而且不再复发”……似乎我们中国的医药事业在改革开放的短短20多年的时间内已经无病不医、无所不能了,就连国外的一些医学专家看过中国的一些广告后都连连称奇,甚至问道“能够根治糖尿病和乙肝的中国专家为什么不申报诺贝尔医学奖呢”?这不是笑话,这是实实在在摆在中国医药卫生界、传播界和中国13亿百姓面前的严肃而又荒诞的现实问题,实在令国人担心和痛心!


  夸大疗效是当前药品广告中最大问题。国家规定,药品广告中不得含有不科学地表述功效的断言或保证,即不能宣传产品疗效,如“疗效最佳”、“药到病除”、“根治”、“安全无副作用”等。因为每个患者的病情不一样,身体状况不同,服药后的反应和治疗效果也不同。但绝大部分违法药品广告千方百计地渲染、夸大产品疗效,如根治顽症、一瓶(盒)见效、填补治疗某种病特效药的空白、药效特强等。


  近年来,医药保健品盯上了“肿瘤患者”,它们把肿瘤患者的痛苦当成了一道大餐,将这个弱势群体的家财尽数掠劫、瓜分,用患者的生命垒成了他们的黄金大道。其中,有些产品仅有增强体质、辅助抑制肿瘤作用,但它们却极尽“欺骗”之能事,婚姻创业项目加盟。统统将自己装扮成了“抗肿瘤良药”,甚至成了“抗癌之王”。


  “对人体肺癌细胞株的抑杀率为100%,对胃癌细胞株的抑杀率为98.4%,对肝癌细胞株的抑杀率为93.6%……”,“临床总有效率达97%”,这是中华灵芝宝(又名“双灵固本散”)在一些媒体和宣传材料中对其疗效所作的描述。


  众所周知,迄今为止癌症仍然是目前世界上人类难以攻克的顽症之一,仅我国每年因癌症死亡的患者就接近200万人。如果中华灵芝宝真的像其所说的那么神奇,的确是一件造福全人类的事。


  事实上,长期以来一直把自己说成灵丹妙药的中华灵芝宝最初的身份是“陕卫药健字【1996】第0101号”,属保健药品范畴,按国家审批的功能范围,其功能只是“滋补强身、扶正固本、安神止痛”,用于消化道癌肿术后化疗引起的消瘦、失眠、疼痛、厌食、白细胞减少、软弱疲乏等症的康复保健作用。根本不是用于治疗肿瘤的准字号药品。


  “灵芝类保健食品不具有任何治疗作用,同药品有质的区别。”2004年11月9日,国家工商总局发布消费警示,郑重提醒消费者提高辨别此类虚假违法广告的能力。


  对患者进行恐吓已成为药品广告最普遍的现象之一。一串串充满威胁性字眼的广告扑面而来,“心脑血管疾病——正成为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我国每年30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约占疾病死亡人数的50%”,让人看得直冒冷汗,还有更直截了当的,“警惕!咽喉炎的危害不可忽视”、“胃肠疾病不容忽视”……这些恐吓式药品广告,令患者迫于压力而购买其药品,这种势头有愈演愈烈之势。


  目前,人类有一些病症尚无特效治疗药物,有待医药科学界的进一步研究探索,如癌症、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肝硬化、肾炎等。有些违法药品广告针对患者求医心切的心理,打出疑难杂症特效药的“幌子”,诱人高价购买其产品,因此治疗顽疾的药品广告违法的较多。


  炮制秘诀


  虚假医药广告可以说是花样翻新,层出不穷。设置陷阱的情形五花八门,防不胜防。以下是炮制虚假广告的一些秘诀:


  篡改审查批准内容。为了达到夸大宣传的目的,使用合法的文号,但采取偷梁换柱的做法,擅自更改广告的内容。本来广告在行政部门被审批得“素面朝天”,可是一出现在媒体上就成了“浓妆艳抹”。如“金时雨龙凤宝胶囊”在媒体广告中称:“金时雨龙凤宝胶囊”滋养卵巢、延缓衰老、推迟绝经期10年。功能与主治:滋养卵巢、推迟绝经期、提高妇女性功能、消除更年期等症。成了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可《中成药部颁标准》第十八册“龙凤宝胶囊”的功能与主治是:补肾壮阳,健脾益气,宁神益智。用于更年期综合征及神经衰弱。“金时雨龙凤宝胶囊”功能主治是否偷梁换柱就一目了然了。


  乱扯“高科技”大旗行骗。“高科技”是虚假广告的惯用外衣,从“重大科研课题”、“最先进技术”、“国家级新药”、“神奇药效”等,到“破译人体密码”、“×病的神奇克星”,再加上“隆重面市”、“闪亮登场”,不由得消费者不怦然心动。


  为让人信以为真,广告中不讲药物的药理或功用,而是以一些“玄而又玄”的医学名词来诱导消费者。如“创立了微循环和毛细血管给药的新方式”、“使细胞产生每分钟 2000次的共振”、“杀灭血毒因子”、“纳米技术”、“超级临界萃取”、“激光振荡”等大肆进行虚假宣传,患者当然在不知道根底的情况下相信了“高科技必有高疗效”的说辞。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免费法律咨询 在线提交,三十分钟内百分百回复!
中国法律网 版权所有 邮箱:service@5Law.cn 建议使用:1024x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 | 京ICP备2023040428号-1联系我们 有事点这里    [切换城市▲] 公司法
400-8919-913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法律咨询5分钟内回复
请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闭

关注网站CEO微信,与CEO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