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八 章合同法(总则) 一、单项选择题。 1.甲公司与乙公司订立的买卖合同约定:甲公司向乙公司购买价款总额为10万元的货物,甲公司于9月2日前向乙公司预先支付货款7万元,余款于11月16日在乙公司交付货物后三日内一次付清。甲公司以资金周转困难为由未按合同约定预先支付货款7万元。11月16日,甲公司要求乙公司交付货物,根据《合同法》的规定,乙公司可以行使的权利是()。 A.同时履行抗辩权 B.后履行抗辩权 C.不安抗辩权 D.撤销权 2.甲公司向银行贷款,并以所持有的乙上市公司股份用于质押。根据《担保法》的规定,该质押合同生效的时间是()。 A.借款合同签订之日 B.质押合同签订之日 C.向证券登记机构申请办理出质登记之日 D.向证券登记机构办理出质登记之日 3.A公司与B公司(建筑企业)于2000年4月签订一份买卖合同,约定2000年8月30日由A向B提供建筑用水泥100吨。同年5月初,A公司所在地发生洪水灾害,A公司未将受灾之事及时通知B公司。同年8月底,B公司催促交货,A公司未交。同年9月30日,A公司发货,同时致函B公司,说明因受水灾而延迟交货事实。B公司因延期收到水泥而影响了工程进度,被发包方扣罚工程款2万元。有关该案的表述正确的是()。 A.A公司因不可抗力而延迟交货,对B公司被扣罚的2万元损失不承担赔偿责任 B.A公司因不可抗力而延迟交货,对B公司被扣罚的2万元损失只承担部分赔偿责任 C.A公司在取得主管部门有关灾情的证明后,免除承担赔偿B公司2万元损失的责任 D.由于A公司未能及时通知B公司不能按时交货,故应向B公司承担2万元损失的赔偿责任 4.关于要约撤回和要约撤销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撤回要约的通知在要约到达受要约人之前有效 B.如果撤回要约的通知与要约同时到达受要约人,撤回要约的通知无效 C.撤销要约的通知应当在受要约人发出承诺通知之前到达受要约人 D.如果受要约人有理由认为要约是不可撤销的,并已经为履行合同作了准备工作,则要约不得撤销 5.甲于2001年2月10日向乙发出要约,乙于2月14日收到甲的要约,并于2月24日向甲发出承诺,甲于3月1日收到乙的承诺。要约和承诺生效的时间分别是()。 A.2月14日与3月1日 B.2月10日与2月24日 C.2月10日与3月1日 D.2月14日与2月24日 6.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 A.5% B.10% C.20% D.50% 7.美达家具厂得知Z机关所建办公楼要购置一批办公桌椅,便于1997年2月1日致函Z机关以每套1000元的优惠价格出售办公桌椅。Z机关考虑到美达家具厂生产的家具质量可靠,便于2月2日回函订购300套桌椅,提出每套价格800元,同时要求3个月内将桌椅送至Z机关,验货后7日内电汇付款。美达家具厂收到函件后,于2月4日又发函Z机关,同意Z机关提出的订货数量、交货时间及方式、付款时间及方式,但同时提出其每套桌椅售价1000元已属优惠价格,考虑Z机关所订桌椅数量较多,可以按每套桌椅900元出售。Z机关2月6日发函表示同意。2月7日,美达家具厂电话告知Z机关收到2月6日函件。该合同的要约为()。 A.2月1日美达家具厂发出的函件 B.2月2日Z机关发出的函件 C.2月4日美达家具厂发出的函件 D.2月6日Z机关发出的函件 8.根据《担保法》的规定,国有企业将其经营并有权处分的机器、设备作抵押的,抵押合同的登记部门为()。 A.该企业所在地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 B.该财产所在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C.该财产所在地的公证部门 D.该企业的行业主管部门 9.乙农资公司向甲化肥厂购买尿素(属国家定价产品),合同约定每吨2300元,交货日期为某年2月28日前。在当年3月1日,国家将尿素价格调整为每吨2500元。甲于3月3日交货。乙应当按每吨()付款。 A.2300元 B.2500元 C.2300元和2500元中间价 D.再协商定价 10.甲乙双方订立买卖合同,约定收货后一周内付款。甲方在交货前发现乙方经营状况严重恶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甲方()。 A.可行使同时履行抗辩权 B.可行使后履行抗辩权 C.可行使不安抗辩权 D.可解除合同 11.甲、乙两公司于9月10日签订一份加工合同,合同约定乙公司于12月10日前完成为甲公司加工一批专用机器配件的任务。为保证合同的履行,他们同时签订了一份定金担保合同。9月12日甲公司将机器配件的毛坯交给乙公司,9月15日甲公司将定金汇给乙公司。定金合同的生效日期为()。 A.9月10日 B.9月12日 C.9月15日 D.12月10日 12.下列关于承诺期限的起算日中,不正确的说法是()。 A.要约以信件作出的,承诺期限自信件载明的日期开始计算 B.要约以电报作出的,承诺期限自电报到达受要约人时开始计算 C.要约以信件作出的,信件中未载明日期的,自投寄该信件的邮戳日期开始计算 D.要约以电话、传真等快速通讯方式作出的,承诺期限自要约到达受要约人时开始计算 13.甲向银行贷款,由乙和丙为其提供连带的保证,但保证合同没有约定保证期间。乙和丙还约定每人为甲承担50%的保证责任。2004年3月1日,甲的还债期限届满。2004年6月1日,银行要求乙承担保证责任,清偿甲的全部债务。直至2004年9月底,银行都没有要求丙承担保证责任。下列()论述是合法的。 A.银行应先向甲讨债,在甲无法清偿的情况下,才由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 B.乙只需承担50%的保证责任,还有50%由丙负责清偿 C.乙承担了保证责任后,可以向甲追偿全部,也可以向丙追偿50% D.乙承担了保证责任后,可以向甲追偿全部,但不能向丙追偿,因为保证人在保证期间没有要求丙承担保证责任 14.根据《合同法》的规定,自债务人的行为发生之日起()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该撤销权消灭。 A.一年 B.二年 C.五年 D.半年 15.按照《担保法》的规定,以汇票进行质押的,质押合同的生效时间为()。 A.权利凭证交付之日 B.质押合同签订之日 C.向工商部门办理登记之日 D.向证券登记机构办理出质登记之日 16.甲将自己的一栋楼房出租给乙居住,租赁合同的有效期为2000年1月1日至2002年1月1日。但2001年4月2日,甲因做生意缺乏资金,将楼房抵押卖给了丙,此时()。 A.因为楼房已经出租了,抵押合同无效 B.抵押合同有效,房屋租赁合同无效 C.甲应当将楼房已经出租的情况书面告知丙,甲与乙的租赁合同继续有效 D.甲不用将楼房已经出租的情况书面告知丙,甲与乙的租赁合同继续有效 17.根据《合同法》的规定,下列合同中可以转让债权的是()。 A.运输合同 B.合同双方当事人约定不能转让债权的合同 C.委托合同 D.赠与合同 18.保证人与债权人未约定保证期间的,保证期间为()。 A.主债务履行期 B.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 C.直至债务完全偿还之日 D.一年 19.国有股东授权代表单位持有的国有股只限于为本单位及其全资或控股子公司提供质押,用于质押的国有股数量不得超过其所持该上市公司国有股总额的( )。 A.20% B.25% C.30% D.50% 20.担保物权所担保的债权诉讼时效结束后,担保权人可在诉讼时效结束后()内行使担保物权。 A.一年 B.半年 C.两年 D.三年 21.上市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的对外担保总额,超过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50%以后提供的任何担保,必须经公司()审批。 A.监事会 B.股东大会 C.董事会 D.理事会 22.主合同有效而担保合同无效,债权人、担保人有过错的,担保人承担民事责任的部分,不应超过债务人不能清偿部分的()。 A.1/4 B.1/2 C.1/3 D.1/5 23.当事人以约定的违约金过高为由请求减少的,应当以违约金超过造成的损失的一定比例为标准,适当减少。该比例为()。 A.50% B.40% C.30% D.25% 二、多项选择题。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下列合同中,属于无效合同的有()。 A.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情况下订立的合同 B.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 C.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合同 D.显失公平的合同 2.下列()关系不适用《合同法》调整。 A.买卖关系 B.婚姻关系 C.租赁关系 D.监护关系 3.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有()行为,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损失的责任。 A.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 B.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 C.有其他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 D.在订立合同过程中知悉对方的商业秘密,泄漏或不正当地使用这些商业秘密 4.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在出现()情形的事后,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 A.债务已经按照约定履行 B.债务相互抵销 C.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 D.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 5.根据《合同法》的规定,有()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A.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B.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C.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D.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6.下列哪些合同发生的债权,可以采用留置的担保形式()。 A.买卖合同 B.保管合同 C.加工承揽合同 D.运输合同 7.在合同无效或被撤销后,因合同取得的财产的处理方式是()。 A.能够返还的,应当予以返还 B.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 C.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D.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因此取得的财产收归国有或者返还集体、第三人 8.甲、乙签订的买卖合同约定了定金和违约金条款。甲违约,造成乙经济损失。下列选项中,乙可选择追究甲违约责任的方式有()。 A.要求单独适用定金条款 B.要求单独适用违约金条款 C.要求同时适用定金和违约金条款 D.要求同时适用定金、违约金条款,并另行赔偿损失 9.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下列()合同有效。 A.16岁的甲与他人签订的购买一辆价值100元的自行车的合同 B.乙已经下岗,但持有盖了单位公章的空白合同书,并以此与丙单位签订的买卖合同 C.丁擅自代理戊与他人签订的销售戊的汽车的合同 D.乙是某公司董事长,其超越股东会授权与银行签订的贷款合同 10.质权人在质权存续期间,有()行为并给出质人造成损失的,必须承担赔偿责任。 A.未经出质人同意使用质物 B.未经出质人同意出租质物 C.未经出质人同意处分质物 D.经出质人同意使用质物 11.根据《担保法》的规定,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可以将下列()财产用于抵押,作为债权的担保。 A.农村承包经营户依法承包并经发包方同意抵押的荒地 B.依法被监管的财产 C.股份有限公司依转让方式获得的土地使用权 D.乡镇企业所有的房屋 12.人民法院确认合同无效应当以()为依据。 A.法律 B.行政法规 C.地方性法规 D.行政规章 13.甲企业设立在上海市某地区,其占用的土地为划拨取得的国有土地,当其将土地设立抵押权时,下列()论述是对的。 A.该抵押合同必须要登记 B.该抵押合同不仅要登记,而且要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 C.抵押权实现时,抵押权人对土地的全部卖得款享有优先受偿权 D.抵押权实现时,抵押权人对土地卖得款缴纳土地出让金后的剩余部分享有优先受偿权 14.合同法中规定的承担违约责任的方式主要有()。 A.继续履行 B.补救措施 C.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 D.解除合同 15.根据《担保法》的规定,可以用作质押的包括()。 A.动产 B.依法不可以转让的股份、股票 C.汇票、支票、本票、债券、存款单、仓单、提单 D.公路桥梁、公路隧道或者公路渡口等不动产的收益权 16.根据规定,不能作为抵押物的财产有()。 A.土地所有权 B.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 C.依法被查封、扣押、监管的财产 D.所有权、使用权不明或有争议的财产 17.下列关于无效担保合同责任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主合同有效而担保合同无效,债权人无过错的,担保人与债务人对主合同债权人的经济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B.主合同无效而导致担保合同无效,担保人无过错则不承担民事责任 C.主合同无效而导致担保合同无效,担保人有过错的,应承担的民事责任不超过债务人不能清偿部分的三分之一 D.担保人因无效担保合同向债权人承担赔偿责任后,可以向债务人追偿 18.对于属于可撤销或者可变更的合同,应当()。 A.由当事人自己撤销或者变更合同 B.由当事人一方请求人民法院撤销或者变更合同 C.由当事人一方请求仲裁机构撤销或者变更合同 D.由当事人请求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撤销或者变更合同 19.根据《担保法》的规定,一般保证的保证人对债权人享有先诉抗辩权,但有()情形之一的,保证人不得行使先诉抗辩权。 A.债务人下落不明,且无财产可供执行 B.债务人移居境外,且无财产可供执行 C.人民法院受理债务人破产案件,中止执行程序的 D.保证人以书面形式放弃先诉抗辩权的 20.要约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撤销。 A.要约人确定了承诺期限 B.要约人以明示方式表示要约是不可撤销的 C.要约的内容明确具体,且只向一个特定受要约人发出的 D.受要约人有理由认为要约是不可撤销的,并且已经为履行合同做了准备工作的 21.根据《合同法》的规定,有()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A.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B.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不履行债务 C.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D.当事人有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22.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当事人履行合同义务,质量不符合约定而对违约责任又没有明确约定的,受损害方根据标的的性质以及损失的大小,可以合理要求对方承担的补救措施有()。 A.修理 B.减少价款 C.退货 D.更换 23.在中国境内履行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 A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同 B 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合同 C 技术进出口合同 D 中外合作勘探开发自然资源合同 24.以下( )的专属于债务人自身的债权不能行使代位权。 A 退休金 B 养老金 C 人寿保险 D 人身伤害赔偿请求权 25.反担保人为债务人时,其方式有( )。 A 保证 B 抵押 C 质押 D 留置 26.上市公司下列()对外担保,必须经股东大会审批。 A 对公司实际控制人的担保 B 单笔担保额达到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5%的担保 C 为资产负债率超过50%的担保对象提供的担保 D为资产负债率超过70%的担保对象提供的担保 三、判断题。 1.同一财产法定登记的抵押权与质权并存时,抵押权人优先于质权人受偿。() 2.定金和预付款都具有担保作用,因此均属于主合同的一部分。() 3.甲和乙签订购销合同,约定于2001年3月15日乙从上海发货,货物抵达北京后甲立即支付货款。但是直到3月30日,乙才从上海发货,货物在途中因不可抗力被毁灭,造成甲无法及时向第三人丙提供货物而承担了违约损失10万元人民币,乙对于甲10万元的损失,应该承担责任。() 4.因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和技术进出口合同争议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期限为两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 5.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地点为合同成立的地点,如双方当事人未在同一地点签字或盖章,则以当事人中先签字或者盖章一方的地点为合同成立的地点。() 6.甲和乙是同一债权的抵押人,丙是抵押权人,三人对其提供的抵押财产所担保的债权份额或先后顺序没有约定的,此时丙既可以就甲行使抵押权,也可以就乙行使抵押权。()
(1)试述甲传真订货、乙报价、甲回复报价行为的法律性质。 (2)买卖合同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 (3)对甲放弃到期债权、无偿转让财产的行为,乙可向人民法院提出何种权利请求,以保护其利益不受侵害?对乙行使该权利的期限,法律有何规定? 2. 甲塑料制品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 )与乙化工机械制造公司(以下简称“乙公司” ),于2003年5月18日签订了一份买卖注塑设备合同,甲公司为买方,乙公司为卖方。双方在合同中约定: (1)由乙公司于10月30日前分二批向甲公司提供注塑设备10套,每套价格为15万元,价款总计为150万元; (2)甲公司应向乙公司给付定金25万元; (3)如一方迟延履行,应向另一方支付违约金20万元; (4)因甲公司必须在2003年底前全面开工投产,为保证该合同的按时履行,由丙生物医药公司(以下简称“丙公司” )作为乙公司的保证人,在乙公司不能履行债务时,丙公司承担一般保证责任。 该买卖合同依法生效后,甲公司因故未实际向乙公司给付定金。7月1日,乙公司向甲公司交付了3套注塑设备,甲公司按合同规定支付了45万元货款。9月,该种注塑设备的市场价格因受供求关系的影响而大幅上涨,乙公司便向甲公司提出变更合同的主张,要求将剩余的7套注塑设备价格提高到每套20万元,甲公司不同意乙公司提出的涨价要求,随后乙公司于10月4日通知甲公司解除合同。11月1日,甲公司仍未收到剩余的7套注塑设备,从而严重影响了其正常的生产,并因此遭受了50万元的经济损失。于是甲公司诉至法院,要求乙公司增加违约金数额并继续履行合同;同时要求丙公司对乙公司不履行合同的行为承担连带保证责任。 要求:根据上述事实及有关法律规定,分别回答下列问题: (1)合同约定甲公司向乙公司给付25万元定金是否合法?并说明理由。 (2)乙公司通知甲公司解除合同是否合法?并说明理由。 (3)甲公司要求增加违约金数额依法能否成立?并说明理由。 (4)甲公司要求乙公司继续履行合同依法能否成立?并说明理由。 (5)丙公司是否应对乙公司不履行合同的行为承担连带保证责任? 并说明理由。 【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1B2D3D4B5A6C7C8B9A10C11C12B13C14C15A16C17A18B19D20C21B22B23C 二、多项选择题: 1BC2BD3ABCD4ABCD5ABCD6BCD7ABCD8AB9ABD10ABC11ACD12AB13ABD14ABC 15ACD16ABCD17ABCD18BC19ABCD20ABD21ABCD22ABCD23ABD24ABCD25BC 26AD 三、判断题: 1、3、6、9、12、13、14、18、21、24、25、27、28、29、31、33、34、35、36对 四、案例分析题: 1、(1)甲传真订货行为的性质属于要约邀请。因该传真欠缺价格条款,邀请乙报价,故不具有要约性质。乙报价行为的性质属于要约。根据《合同法》的规定,要约要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内容具体确定;第二,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本例中,乙的报价因同意甲方传真中的其他条件,并通过报价使合同条款内容具体确定,约定回复日期则表明其将受报价的约束,已具备要约的全部要件。甲回复报价行为的性质属于承诺。因其内容与要约一致,且于承诺期内作出。 (2)买卖合同依法成立。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合同,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的,该合同成立。本例中,虽双方未按约定签订书面合同,但乙已实际履行合同义务,甲亦接受,未及时提出异议,故合同成立。 (3)乙可向人民法院提出行使撤销权的请求,撤销甲的放弃到期债权、无偿转上财产的行为,以维护其权益。对撤销权的时效,《合同法》规定,撤销权应自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1年内行使,自债务人的行为发生之日起5年内未行使撤销权的,该权利消灭。 2、(1)合同约定甲公司向乙公司给付25万元定金合法。因为,根据《合同法》和《担保法》的规定,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约定定金条款,定金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20%。因此,甲乙双方可以约定定金担保方式,约定的数额25万元,为主合同标的额的16.67%,也未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20%。但由于定金合同从实际交付定金之日起生效,甲公司因故末向乙公司实际给付定金。因此,合同约定甲公司向乙公司给付25万元定金虽然合法,但该定金合同未生效。 (2)乙公司通知甲公司解除合同不合法。根据《合同法》的规定,依法订立的合同成立后,即具有法律约束力,任何一方当事人都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当事人一方主张解除合同时,对方有异议的,应当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确认解除合同的效力。本案甲乙双方并未在合同中约定解除权,并且也未协商一致。因此,乙公司通知甲公司解除合同是没有法律依据的。 (3)甲公司要求增加违约金数额依法能够成立。根据《合同法》规定,当事人双方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增加。本案甲乙双方约定的违约金为20万元,而甲公司因此造成的损失达50万元,已超过了约定的违约金数额。因此,甲公司可以请求人民法院予以增加。 (4)甲公司要求乙公司继续履行合法成立。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非金钱债务或者履行非金钱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对方当事人可以要求履行,违约方应当承担继续履行的违约责任。 (5)丙公司不应对乙公司不履行合同的行为承担连带保证责任,而是承担一般保证责任。根据《担保法》的规定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才由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为一般保证。一般保证的保证人享有先诉抗辩权,即在主合同纠纷未经审判或者仲裁,并就债务人财产依法强制执行仍不能履行债务前,对债权人可以拒绝承担保证责任。本案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的保证方式为一般保证,则丙公司应当履行一般保证责任,不应对乙公司不履行合同的行为承担连带保证责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