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毕律师网:35 宋昌江律师 辞退员工对用人单位来说,是一件高风险的法律行为。因为,在我国目前出台的大量相关规定及北京地方的规定,一般都不允许用人单位无故辞退员工。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肯定会出出辞退员工的情形,为了尽可能的减少公司的损失,以及避免辞退员工可能给用人单位带来的法律风险。建议用人单位在不能找律师个案解决的前提下,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做好工作。 (一)从单位用工的合法性上讲 依据我国的法律及地方相关规定,单位用工应该依法签订劳动合同,不得私扣员工相关证件、及时足额支付员工工资。为员工代为缴纳个人所得税、代为缴纳社会保险、代为缴纳住房公积金等多项法定义务。如果劳动者是外籍人员,还需要办理就业许可等义务。在确认劳动关系的前提下,如果用人单位没有履行法定义务会给单位带来巨大损失,所以,用人单位一定要请注意合法用工。 (二)从工资构成上讲。 如果与员工发生劳动争议,有关赔偿或者补偿数额的计算,一方面取决于员工工作年限,一方面取决于员工工资数额。对于员工的工作年限一般不能改变,但是工资数额方面,可以把工资进行结构分解,基本工资可以直接发放到员工工资卡,其余方面可以报销款或者现金形式发放,一方面减少了赔偿基数,一方面也可减少纳税、社保或者住房公积金缴纳数额,有效减轻企业负担。。 (三)正常劳动关系的终止 对于能够正常终止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一般不要采取无故辞退。因为,正常终止的劳动关系,企业只需提前30天书面通知员工即可。所支付的补偿金非常有限,到目前为止最多3月补偿。而如果为了回避补偿而无故辞退员工,则会给企业带来重大损失。 (四)合法辞退能更好的减少损失 一般对于用人单位来说,能够做到合法辞退员工相对困难。在司法实践中,用人单位的请求一般也不会得到司法部门的支持。因为,法律及相关规定对辞退员工有着严格的程序和实体要求。从程序上讲,对员工适用的辞退规定必须是法定或者企业规章制度。法律规定相对容易不做陈述,对企业规章制度而言是企业用人自主权的合法体现,但,法律对此有着明确规定,首先制度的产生要合法,原则上要有全体员工大会通过并通过公示让员工得知。在举证方面企业负有绝对义务。其次企业对证据的收集,企业要有绝对理由确认员工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且原则上要有书面记录。只有符合这两个大的要求,企业的辞退才是合法的。 在以前的劳动相关规定中,允许劳资双方比较的宽松的约定。用人单位可以通过约定违约金或者惩处来保护用人单位权益。但是随意一系列新的相关劳动法律出台,用人单位能够从员工方面获得的赔偿非常有限。一般仅仅限于培训和保密两个方面,而保密义务的履行需要以用人单位支付相关补偿为前提。所以,用人单位对员工的赔偿只能从培训方面入手。用人单位如果对员工有过专门的培训,一定要有专门的培训协议,保留培训费用的发票。如果没有对员工培训,那企业唯一能够采取的就是尽可能保证辞退合法,以求减少损失。 (五)无理辞退的处理 只要不能被认定是合法辞退的,均被视为无理辞退。用人单位无理辞退所面临的最大责任就是双倍的赔偿金。在无理辞退的情况下,争取能够给员工支付一定数额的补偿,在此基础上与员工协商争取少支付补偿。把劳动争议的解决的途径(调解、仲裁、一审、二审)讲清楚,让员工明白即使用人单位有过错,员工的维权成本也是巨大的。除了漫长的时间等待,还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如果聘请律师则员工可能花费更大。让员工知难而退,达成调解后即时签订离职协议,以免员工在得到补偿后再次维权。 上述情形一般只适用于普通员工,如果是用人单位高管或者高薪员工,则要慎重。因为,他们有更好的维权能力。所以,用人单位一定要合理处理,切不可过分苛求。考虑到劳动争议各类案件情形不同,建议用人单位在拟辞退员工时,能及时与律师沟通,让律师有针对性的提前做好准备。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