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网
法律通行证: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律师加盟热线:400-8919-913   律信通 律信通  
律师
公众 咨询 贴吧
律信通 案件委托
频道 房产 婚姻 交通事故 保险 建设工程 劳动
留学
公司 合同 刑事辩护 医疗 知识产权 工商
新闻 宽频 文书 常识 案例
法规 专题 杂志 百科 论文
查找全国各地律师: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点击各城市名拼音首字母查找律师 公众找律师,信赖律信通!律师做宣传,首选律信通!
公检法司
频道直达: 法界新闻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司法 | 工商 | 税务 | 质检 | 聚焦国土 | 矿山与安全
公检法司
社会新闻 世间百态 人间冷暖 大千世界 权益保护 婚姻家庭劳动保障 经济纠纷
当前位置: 主页 > 法制新闻 > 劳动保障 >

《再沒有比工资更重要的问题了》续二

时间:2012-07-07 12:47来源:angela 作者:云书半卷 中国法律网

上月中旬,海关总署公布:2008年1月份,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达1998.3亿美元,比2007年同期增长27.1%;其中出口1069.6亿美元,增长7%;进口901.7亿美元,增长27.6;实际贸易顺差194.9亿美元,增长22.6%。

2005年7月,国家启动人民币汇改不久,有记者问我人民币升值对中国进出口有什么影响,我说人民币升值10—20%,对中国产品进出口没有太大影响,2005年7月,人民币对美元的兑换价大概是8.1左右,今年2月29日,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中间价又一举突破7.11关口,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12%,今天大家已经看到了这个结果!

其实,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过大的贸易盈余是以牺牲国内居民的生活质量为代价的。为防金融风险,作为中国这样一个大国,适当的外汇储备是必要的,但储备太多未必是一个好事。所谓的外汇储备,某种意义上是我们销售产品以后别人打给我们的欠条,这个欠条能否兑现,以什么折扣兑现,都具有不确定性。相比看劳动合同短期化。比如我们的外汇储现在已经是8.8折。随着人民币的升值,折扣会越来越大!我国出口产品的利润,本来就很低,通过这一打折,那点微薄的利润可能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过大的贸易顺差也是国际社会所不能接受的,可以预期,如果贸易顺差持续居高不下,人民币将面临更大的升值压力!

最近,我写了几篇有关工资的文章,其中提到了省会以上城市的最低工资标准为1500元/月,网上有许多留言。有人认为,工资提高到1500元/月,很多出口企业会关门,工人失业!

其实,平衡贸易的手法有两个:一个是人民币升值,一个是提高出口产品价格。人民币升值对国家和国民都没有好处,中国拥有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人民币升值意味着国家外汇资产缩水,老百姓也不能享受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好处,因为,老百姓大多都在国内消费。而提高出口产品价格的结果完全不同,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中国出口产品价格上调12%,用其中的一半用来提高员工工资,那么中国经济将是另外一番怎样的景象!人民生活富裕,企业赢利上升,国库充盈!而人民币升值与出口产品提价对中国进出口的影响几乎是一样的!

但我知道,对善于恶性竞争的同胞而言,要靠市场行为来解决恶性竞争的问题是不可能的!所以,我提出通过普遍性的提高员工工资、福利及社会保障,强制性地全面提升中国产品的出口成本,达到提高出口产品价格的目的,尽管这一举措未必能使企业赢利增加、国库充盈,但至少让老百姓分享到经济增长的好处!

其实,1500元/月只是一个数字,这个数字是可以变化的,关键是我们是否认同最低工资的标准。我所知道的较有说服力的标准有三个:一是马克思的标准;二是资本家福特先生的标准;三是国家标准。而无论是哪一个标准,都是1500元/月工资标准的依据!

我所提出的1500元/月的最低工资标准,是指省会以上城市。中国企业都有承受1500元/月的能力,出口型企业我已谈了很多。至于以本土市场为主的企业,提高最低工资只是普遍性提高成本和价格,根本不可能导致企业大面积亏损和倒闭问题。微利企业和行业可适当提高产品价格消化,高盈利行业有能力消化,许多行业员工工资在成本中所占的比重是很轻的。

在我的博客评论栏里有许多留言和评论,对赞成的意见我就不评论了,对主要反对意见,简单回复如下:

一、关于涨工资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有人认为,其实http://www.5law.cn/info/a/sifa/laodongbaozhang/2012/0707/286750.html。提高最低工资可能导致通货膨胀。有一点是肯定的,提高基本工资可能会对物价有所影响,但是,把通货膨胀的责任归于低工资阶层,或把抑制通货膨胀的使命由低工资阶层来承担都是不合适的。通胀可能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但只要不出现严重的结构性问题,适当的通胀并不可怕,只要国民收入的增长超过物价的上涨,就没有什么问题。

我的观点是“不怕东西贵,只怕买不起”。大家知道,改革开放前的猪肉几十年都是0.75元/斤,但大家吃不起;现在14元/斤,大家却吃得起,我想没有人会要0.75元/斤吃不起的猪肉,而会选择14元/斤吃得起的猪肉。

另外一个观点是“不怕东西涨价,只怕垄断经营”。其实,市场经济有自我平衡的能力,比如猪肉价上涨了,养猪的人就会多,养猪的多了,物价自然会下来。而垄断经营则不行,得到的往往是既贵又差的产品,最大的受害者是消费者。

我的第三个观点是“中国经济可能要在通胀中发展”。中国人口现在是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中国的发展环境已经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发展时期完全不同,最大的不同是世界资源已经由过去的充足变成稀缺,能源和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已是一种必然趋势。这种趋势不是我们一个国家所能左右的,我们要不就是降低发展速度,为抑制全球通胀作出贡献,要不就是接受通胀的事实,在通胀中寻求发展,我认为,我们应该选择后者。

二、有人认为,提高最低工资会导致大量企业亏损、员工失业

这里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一些外资“候鸟”型企业可能会从中国转移,我认为这并不一定是坏事。由于我们过去不重视环保环保成本低;由于我们不重视弱势群体的薪酬和福利,工资成本低;由于我们重视引进外资,政策很优惠,外资可以在中国低成本获取各种生产要素。所以,有些外资企业到中国来投资,我们希望的是这类企业将来能为我们创造更大的回报,但我们显然打错了算盘,这些企业具有“迁徙性”,当环境不适合它的时候,它就会飞走。这类企业对我们意义不大,除了创造污染,给外贸总额注水,增加各种资源的消耗之外,贡献很小。中国经济无法承受这种增长方式,如果连最起码的社会责任都不愿承担的话,这类企业是没有价值甚至价值是负面的。

另外,从就业层面来看,也可以区分为有效就业和无效就业,当给农民工的工资水平只能解决基本的生存问题,也就是吃饭、穿衣的问题时,农民留在土地上与出来打工从经济上就没有什么区别,并且农民工还必须忍受与妻儿的离别之苦,忍受很差的生活条件,甚至歧视,对农民来说实际上是得不偿失,这种就业实际上是无效的,这可能是闹民工荒的主要原因。如果一个企业只能提供无效就业机会,并且社会贡献又不大的话,这类企业的存在价值并不大,从优化增长方式、改善经济结构来讲,这些企业应该关停或转移。

我相信,中国企业绝大数都有承受提高最低工资的能力,因为,中国产品的价格实在是太便宜了,太便宜背后实际上是对国民创造的价值的低估与糟蹋!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免费法律咨询 在线提交,三十分钟内百分百回复!
中国法律网 版权所有 邮箱:service@5Law.cn 建议使用:1024x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 | 京ICP备2023040428号-1联系我们 有事点这里    [切换城市▲] 公司法
400-8919-913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法律咨询5分钟内回复
请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闭

关注网站CEO微信,与CEO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