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网
法律通行证: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律师加盟热线:400-8919-913   律信通 律信通  
律师
公众 咨询 贴吧
律信通 案件委托
频道 房产 婚姻 交通事故 保险 建设工程 劳动
留学
公司 合同 刑事辩护 医疗 知识产权 工商
新闻 宽频 文书 常识 案例
法规 专题 杂志 百科 论文
查找全国各地律师: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点击各城市名拼音首字母查找律师 公众找律师,信赖律信通!律师做宣传,首选律信通!
公检法司
频道直达: 法界新闻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司法 | 工商 | 税务 | 质检 | 聚焦国土 | 矿山与安全
公检法司
社会新闻 世间百态 人间冷暖 大千世界 权益保护 婚姻家庭劳动保障 经济纠纷
当前位置: 主页 > 法制新闻 > 劳动保障 >

[转帖]通信工程师眼中的电信和移动

时间:2012-07-17 14:06来源:秦晓晓 作者:王奇俊 中国法律网
我不是电信的人,我只不过是通信厂商的,到今年已经从事通信工作4年了,也就是为中国电信以及现在的移动和联通服务4年了.我作为一个通信工程师就说说我所看到的电信及移动.
1.ISDN.
我认为ISDN 纯粹是废物,无丝毫用途,毫无利用价值.可能有点偏激了,但是事实就是这样,ISDN的提法10年前就有了,早已过时的技术.为什么西方大力推行ADSL的时候,中国在大力推行ISDN?我认为还是企业的体制问题,虽然中国电信现在已经成立公司,成为一个所谓的独立企业了,但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ISDN完全是企业行为,不是市场行为.ISDN即使达到上网的极限速率也只有128K,而ADSL的下行速率可以达到1.5M-8M,基本上可以实现点播电视(VOD)了,而且同样是在原有的电话线上实现的技术,没有增加任何线路投资,更何况现在还可以用两只猫并到一起用两条电话线上网的,速度和费用也没差多少.西方的通信运营商要考虑投入产出比,要考虑投资回报.但是中国电信在1999年左右大规模上ISDN有回报吗?我认为只有投入没有产出而已,如果想收回投资是不可能的.在这里领导的政绩也是一个方面,看看电信的年终总结:新建ISDN端口***x线等等,放号***x线等等,如果他没上ISDN,那么你工作就没有成绩,没有成绩就不能.......但是至于有无人使用那是另一回事.所以,现在中国电信骑虎难下,只好在2000年时联合某些厂家大力推广ISDN,鼓吹其种种好处,但是好处在哪里?我通俗一点说,按照中国电信现在的收费规则,和跟装两部电话有什么区别?对不懂通信的人而言,ISDN不过是两部电话并在一条线上连到你家而已.说到这里,我想起了一则报道,北方某市有位老大爷去电信营业厅申请安装电话,营业员为了完成任务就说,安装ISDN吧,还是数字的,比模拟的强多了,收费和原来的一样......可怜老大爷不懂通信,稀里糊涂的就答应了,还以为拣了便宜呢.想想他要ISDN有什么用?他既不上网又不干别的,苦了每个月还要付双倍的月租费......再讲一个,我在山东某地,给一个用户调ISDN电路,他是百货公司的总经理,就在他办公室里装.他什么也不懂,不懂ISDN,不懂计算机,不懂互联网,我不知道他装ISDN有什么用,可是我佩服电信的人怎么把他发展成ISDN用户了.争取商业用户速度呢又略显太慢,实在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鸡肋也.所以,ADSL只在广东,上海,以及北京开通了试验网, 不能推广.因为ADSL推广了,那ISDN可真就是垃圾啦.
结论:ISDN对个人用户而已,价格太贵,成本太高,与装两部电话没有什么区别.对商业用户而言,速度又太慢. ISDN一日不放号完毕,中国电信就将鼓吹不止.
2.接入网(AN)
这里特指中国电信的V5.2接口的接入网.这又是一个中国电信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的一个产品.我实在无法想象为什么中国电信在1999年一窝蜂似的大力建设接入网.先看看接入网是个什么东西吧.接入网是一种为传送电信业务提供所需承载能力的网络系统,所谓的解决最后一公里,光纤到路边,到大楼.......但是它的的确确是一个过渡产品.由于接入网是交换机的一部分,它附属于交换机,本身不具有任何交换能力, 没有增加任何号码资源,只是将用户拉远,提供了传输通道而已.根本没有提供比交换机更多的功能.在中
国得到大力推广实在是一个奇观.当然有人会说,它已将光纤铺到路边楼边,为将来的宽带接入打下基础. 我很乐意就这个问题进行讨论.我很赞赏一个观点就是适用好用够用.现在接入网建设遍地开花.对农村而言,农民除了打电话基本上就没有什么其它用途了,已经够用了.它上宽带干什么?他们一个月的电话费就基本上是月租费他们上宽带干什么?这就跟让一个农民学英语一样,这没有任何意义嘛(我无意贬低农民).当然可能有的地方需要宽带业务,这有涉及到一个细分市场的问题.不能认为一个地方需要就认为所有的
地方都需要的,要因地制宜嘛.不然投资怎么收回?我不知道中国电信的领导们有无一点点的成本意识,多建几个交换机的远端模块不好吗?上了接入网,然后配套的传输,电源,空调......,它和远端模块相比的优势在哪里?哦,一个走的是内部协议,不标准,一个是V5接口,标准的协议.但是你们有无考虑增加的V5接口部分的费用呢?更何况有些交换机不提供V5接口,又加装了所谓的信令转换架......唉.不过,唯一比远端模块先进的就是可以挂接在异种交换机上,当然这又带来一个极其严重的问题:不稳定!!!所以,我见过的大部分
接入网都挂接在自己的交换机上,不使用内部协议的远端模块方式,而偏偏使用V5接口的方式.我以前工作的一个厂家就为了响应用户的要求把已经设计好的远端模块接入方式改为V5接口的方式接入,接口增加了不小的投资和维护成本,而且还不十分稳定.尤其是在市区里建设接入网,我实在看不出一点点的成本优势, 市区内交换局基本上分布在不同的城区,已经将市区覆盖,再在上面叠加接入网又没增加用户资源实在是不知道有什么意义.说是利用这个接入网络可以过渡到宽带网络,我可以毫不客气的讲,现在的接入设备刚
刚勉强提供窄带业务,就更别提提供宽带业务了,除非新上一套.当然啦,这里还是有政绩的原因,年终总结我们又新上V5接入网***x线......
结论:接入网是个过渡的产品,在中国推广完全是电信的政府的企业的行为(恕我不知道怎么说好啦)不能产生商业利益,只有投入没有产出.
3.全员营销
这个问题有电信的员工已经讨论过了.照电信的做法,别的企业的市场部销售部都该解散啦,全体员工赤膊上阵一块来这多好呀.我在山东某地出差时,那时电信和移动还没分家,每位员工分得两张SIM卡,每张800元人民币,扣工资.见到我了开玩笑说500元卖你一张,我说可惜我不是这里的人,否则我一定帮你们一把,买一张.我在另一个省出差时,员工是每人每季度发优惠卡两张,就是放号两部.他们愁的向我诉苦,我说我给你出个主意,拿着优惠卡到电信营业厅门口等着,看到有人装电话也别管认不认识就把优惠卡给他,当作你放的
就行了,他说好主意可以试试.第二天我见到他问是不是两张都用了?他一脸苦相说,别提啦,已经有人这么做了,进来的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优惠卡呢,根本没你的份.我晕倒.......结果他们没办法就只好向亲戚朋友推销,搞得朋友见了他们都侧身而行.......当电信的领导给下面的员工规定每个人必须放号多少多少的时候,不知道他自己有无身先士卒,以身作则.
结论:领导没有一点点的市场经济的头脑,送你八个字,就是:各行其职,各尽其责.
4.人员及素质.
我常年在听听http://www.5law.cn电信局出差,根据我的调查分析,中国电信裁员2/3完全没有问题.可能有点偏激,但是电信的管理人员实在是太多啦,甚至已经比一线的生产人员都多.中心局常常是两栋大楼,老楼是机房,维护人员使用,新楼是办公楼,全是管理人员.我不知道他们都是干什么的.但是我想效率这个词他们肯定听说过,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样想的.我和一个省局传输机房的班长闲聊,问他省网传输维护有多少人,他说大概有30多人,但这只是省会城市的,我又问他下边地级市呢,他说每个市大概10多个人,这还不包括县里的维护人员,实际上
算下来保守的估计全省只维护省网传输的人员就有300-400人,这还只是传输省网的人员,那么程控交换呢? 传输的本地网呢?交换的本地网呢?相应数量的管理人员呢?我说我们公司负责全国设备维护和技术支持的人员是30人,确确实实是30人,效率怎么比呢?当然我们工程师做完一个项目就去另一个地方了,但是这其中也能看出一些差距来.另外一线维护人员的素质实在是太低啦,机房的维护人员和看大门打更的没有丝毫区别,一个档次.却拿着比他们多得多的工资.我举个例子,我在内蒙古自治区某市(保留一点脸面,我不说是哪里)处理传输设备故障,下面的一个支局说传输断了,我让他去打开机柜门看看有什么告警,他说不知道哪个是你们的设备,我告诉他设备是什么样子的.他找到了又说不知道是什么告警,我说看看xx板子上的灯是什么状态,他说找不到那块板子,我又告诉他从左数第一块就是.他又说看不懂告警......我让他关了电源开关再打开,他说找不到开关,我让他拔一下板子,他说不知道怎么拔,我让他插上他不知道怎么插,我让他看看板子的型号就是名字就在板子上写的,他说不认识英文字母.......最后我花了6个小时坐火车到支局花5分钟拔插一下复位后问题解决,住了一个晚上后又花了6个小时作火车回去.......当时我大发雷霆,说别的企业都下岗你们为什么不下岗,你们不下岗谁下岗.这就是我们的支局维护人员,我上大街上随便找个人在我的指导下都能把问题处理了,可他们不能,他们不处理照样拿工资,可是如果处理坏了就要扣工资,所以就一定要等着上面来人处理,他们可以从来不学习,可以上班打电话,因为电话是免费的,可以干别的,就是不能处理故障,因为不处理不扣工资,处理坏了要扣工资,所以他们宁可看着,宁可不学无术......当然,这只是一个极端,但确实是我碰到的.随便提一句,那台传输设备就一个机框,插了六块电路板,机框上面有个很醒目的开关.每块板子的型号告警都标的清清楚楚的.
有句成语送给电信:管中窥豹.
结论:电信要裁员,素质要提高.
5.话费纠纷及其它.
初装费:既然线路和设备我投资,为什么不归我所有?如果不归我所有为什么不返还?还好电信正准备逐渐取消初装费.月租费:最有问题,既然我交了初装费,就说明设备线路是我买的,那么我为什么要交月租费? 退一步说,就算是我租的,那么我为什么要交电话费?听说过我租了房子,每天还要象住宾馆那样每天交房费的么?听说过我买了一个房间(初装费),然后再租它(月租费),然后再每天交房费(电话费)的么?这是什么逻辑?这是强盗逻辑.中国电信就是用用户的钱建网然后再收用户的钱的企业.还美其名曰为了电信的基础
建设的快速发展.
近闻电信要调价,说什么60%的用户打市话在1分钟内云云.有一点必须说明,电信公布的调查结果没有说明次数与时长的对应关系.我奇怪电信为什么这时候就把这条给忘了,还是根本就没想让人知道呢.另外还有一条规律:就是80%的收入来自20%的用户.电信能否告诉我那60%的用户是每天只打一次1分钟内的电话另外全是2分钟以上的电话呢,还是每天打几十次1分钟内的电话,不打2分钟以上的电话?那另外40%的用户的打电话的总时间长度是否超过了那60%的用户?因此,无论怎么说,按电信的1分钟1角外加每次1角的呼叫建立
费,这费用是涨定了.市场要细分细化,不是笼统的60%40%,最好调查详细一点,拜托了.
我支持移动的单向收费,做法是市话单向收费,但是当漫游时,漫游费及长途费仍双向收取.而市话也不应该因此而涨价.我的看法又有一些极端.说什么双向收费是因为通话时占用了信道,这就很奇怪了,那么我的月租费是干什么的?不就是所谓的租用你的信道和号码吗?你不给我信道用,我用什么?月租费只租号码?那我是白痴,每个月50元钱,我就租个不能占信道的号码,我要它有什么用?打电话还要额外收费呢.对了,好像手机每年有固定的信道占用费,年底交费的时候我交过,好像是50块钱吧,谁帮我查查,那么双向收费的理论
依据在哪里?照此逻辑,中国电信也要双向收费了,因为接电话也占线路资源呀,为什么不呢?
计费的准确度问题,我看问题很多很大,那么多用户投诉也是正常的,电信的虽然也力求计费正确,但是设备出问题是难免的,重复计费,计错费,话费丢失等等很多.我在***厂商干的时候,专门开发一种改时间的软件,给电信来对付计费丢失的问题.就是这个月话费丢失了,怎么办?把上个月的话单拿过来用这个小软件改通话时间,改成这个月,当作这个月的话费来收,跟真的一样,一般用户不查,一混就过去了.就那么回事.这里我想起来几年前一个用户为41块钱和电信局打官司的事,电信局拿着厂家出具的证明信誓旦旦说我们的设备计费100%正确,肯定没问题.新闻记者还到机房里拍了交换机一下,我一看就是东部沿海某厂家的.100%的正确是没有的,计次表还有溢出的时候呢,什么毛病我没见过.大家可以把交换机想象成一台大型的计算机,实际上就是,计算机老死机,交换机也一样,只不过稳定性高一点,次数少一点而已.可以自己到南部沿海的某交换机厂家的技术支持主页上自己看看计费的问题有多大.人有得病的时候,交换机也有出故障的时候, 很正常,改了就是.
计费时长问题,我希望以秒计费,当然不是1秒计一次,基本上6秒或10秒计一次就行.有些人钻牛角尖说什么为什么不以毫秒计,以厘收费,说什么这么说称就该以克来计量了等等.这里有个度的问题,要适可而止.3分钟确实长了点.电信说什么全网改造要投入***x钱,这纯粹是蒙三岁的小孩子,要知道交换机本身就是以秒计量的,只不过应电信的要求设成180秒一次罢了,无它.再改过来就是了.如果改不了,那么脱机计费系统也可以改呀,就是电信不愿意改而已.另外就是市话没有详细话单的问题,这里我只想说明一点,长途有详细话单,他们用的是同样的交换机,没有丝毫的差别.
超短话单及其它问题.电信有个主要的指标就是接通率.我以前就常为电信局做疏忙工作,提高接通率就是分析哪个用户忙为其登记呼叫转移,登记语音信箱业务等等.正常情况下,比如呼叫无应答,呼叫听忙音等等都不收费的,因为没有送应答信号.但是这样的话,算用户呼叫一次,没有接通,次数多了,接通率就下来了. 因此有的局就偷偷给这些情况都送应答信号,所以就计费了,产生超短话单.当然其它的比如交换机故障的情况也是有的.这里最典型的就是听回铃音6次计费的传闻,我从来不信的,因为我就是搞交换机的,怎么会计费呢,明明是不收费的呀.这当然是我的想法简单了,如果送了应答信号不就收费了吗,就这么简单.当然我相信绝大部分电信局还是不敢这么作的,因为电信系统本身对这方面的处罚就很严,即使有也会捂着盖着的.说到这里我想起了我在另一个交换机厂家工作时交换机提供了一种很好的提高接通率的功能,就是数据上可以在2M里分出两个时隙作自环,虚拟两个号码,交换机自动呼叫自动应答,一个晚上下来接通率就上去了,呵呵.连长途都可以在长途局作自环,这样长途接通率也上去啦.月底报告肯定达标.要多高有多高.某直辖市的一个市话局其市话接通率达到90%还多,当然平时也在85%以上.被当作榜样学习,还写成宣传资料.我问他们为什么,他们笑而不答,当然我知道为什么,因为他们使用了上面那个厂家的交换机而已.
结论:问题多多,道路漫长.
6.政府上网工程.企业上网工程.
就使劲吹吧,还是那句话,应用为本.政府的网站是什么样子的,更新的速度如何想必我不说大家也知道,就算是上网了又怎么样?有什么意义,如果不转变观念,即使这样的网站建一千个,一万个,政府都上网了还是聋子的耳朵----摆设!跟那早年风吹雨打退了色的黑板报一个档次.企业上网也一样.
结论:要重质量而不是数量.
7.B2B,B2C和电子商务
就使劲炒作吧.我甚至看到有人在论坛推销他们的B2B,B2C系统的,就差没上门推销了.我戏谑了一句,为什么不用你们的系统来推销呢,你们不就是干这个的吗?想起了一个笑话,***推出一个防火墙,结果自己的网站被黑了,多有意思呀,自己的防火墙自己都不用,那还谁用呀.给我用,不是开玩笑吧?
结论:脚踏实地,多一些实干,少一些浮躁.
8,移动互联及WAP.
我相信移动互联大有前途,但是WAP只有死路一条.就跟前一段的机顶盒的炒作一样.机顶盒我就预言它没有前途,结果跟我想的一样.
有几个方面限制了WAP的发展:屏幕尺寸,键盘,费用,内容,速度.这里费用内容速度相信都可以解决的.但是屏幕和键盘是不可能解决的.如果屏幕和键盘和台式机一样大,那么就没有什么WAP,PDA,HPC这些提法了.一种产品在科技上可以很先进,但是它能不能市场化那是另一回事.它进入市场后功能是不是人们所必须的,是否具有不可替代性,是否简单易用等等都是要考虑的,很遗憾WAP几乎不具备其中任何一点优势.WAP可以查看天气预报,我推荐大家打121听一下.WAP可以定票,每个城市那么多的定票点,随便打个电话就可以送票上门,你们还会用WAP定吗?WAP可以看新闻,用你上网的费用可以买一打报纸.当然WAP的新闻可以是适时的,但我相信99%的人并不需要这种新闻的适时性,也就是看看而已.你没出差的时候,你一天24小时上网收看适时新闻吗?你没有,你不需要!WAP可以炒股,听说还可以看股票曲线.你眼睛不近视我近视.如果谁付得起费用用手机炒股的话,我相信他是大户,他很有钱,可是大户又不可能用手机炒股,原因嘛你们自己想去吧. 台式机看到的股市行情的信息量是手机所不能比的.我看还是打个电话下单好,别在按键上操作了,有那
时间早下完单了.噢,还有手机银行,这一点上我最奇怪了,为什么台式机不能干的事手机都能干了,各大银行是不是舍本逐末,丢了西瓜拣芝麻?我看银行还是满足大多数人的需要吧,不要老想着那区区几千WAP用户.举一下手,看看谁在天天用WAP?
GPRS也只解决了带宽速度问题,其它问题仍未解决.内容与费用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核心还是要降低费用,否则只每小时24元的电话费我就付不起,更别提将来的服务费了.即使费用降低了,我还是不用,屏幕太小,键盘太小.看到一篇文章说WAP大有前途,甚至可以用手机聊天.就用那10个阿拉伯数字来按26英文字母聊天?别开玩笑了,我一辈子都不用,我想象不出怎么用10个数字解决26个字母的问题.当然你可以说手写输入嘛.但是那屏幕尺寸呢?那纯文本的界面呢?你可以说这个可以做大,但那就不是WAP了,不是手机了,不是
PDA,HPC了. 所以,我还是捧着我的笔记本上网,一个字:爽!!!
结论:还是让市场去检验WAP吧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免费法律咨询 在线提交,三十分钟内百分百回复!
中国法律网 版权所有 邮箱:service@5Law.cn 建议使用:1024x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 | 京ICP备2023040428号-1联系我们 有事点这里    [切换城市▲] 公司法
400-8919-913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法律咨询5分钟内回复
请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闭

关注网站CEO微信,与CEO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