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下,劳动者们挥汗如雨。 炎炎夏日里工作在一线的劳动者更需要全社会的关爱。 然而,记者日前探访发现,诸多高温下坚持在一线工作的劳动者却很少享受甚至没听说过“高温补贴”,相关单位的做法也是大相径庭。 “高温补贴” 执行标准和发放名目不尽相同 记者调查了解到,目前芜湖部分企事业单位在高温天气下,为员工发放高温补贴的执行标准不一样,发放的名目也不尽相同。 在芜湖一家事业单位上班的小周,学会招用童工的处罚。从事办公室文员工作。在今年7月份,他的工资卡里像往常一样,增加了一笔收入,那就是300元的高温补贴费,发放名目是“降温费”。 在芜湖一家大型企业上班的小方,每年的6到10月份都能领到四个月的高温补贴费,发放的名目连小方也不大了解,但他说:“每月有100多块钱,不错了,至少显示了公司对员工的人性化关怀。” 而在芜湖一家学校当老师的小孙,尽管7月份已经放暑假,但她还是领到了七、八月份的高温补贴费共计500元。 一位公交司机在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持续的炎热天气,让很多坐在办公室工作的人都感到酷暑难耐,相比之下,这些在户外工作的人就难熬了。“这个月我好像领到了20块钱的补贴,http://www.5law.cn/info/a/sifa/laodongbaozhang/2012/0705/263868.html。不知道是不是高温补贴?” 不少露天劳动者 尚不知“高温补贴” 记者采访了解到,部分在高温环境下工作的劳动者并没有享受到“高温关怀”。 日前一个下午,骄阳似火。在赤铸山西路一个建筑工地,记者询问一位来自安庆的建筑工人,问是否领取了高温补贴。这名建筑工人有点诧异:“高温补贴,我听都没听说过。” 在另外一处建筑工地,记者同样向建筑工人询问起了高温补贴的事,他们均表示,当了这么多年的建筑工人,从来没有领到高温补贴。一位项目经理也表示,由于目前许多工程都是层层分包下去的,工人们的收入都是按记件或记时来进行支付,具体到高温补贴等方面的福利则基本上是空白。 除了建筑工人外,许多小区保安、保洁人员在夏日里也大多没有领取高温补贴。 在记者采访中,一些交警、环卫工、城管队员、停车泊位收费管理人员表示,在持续的高温天气下,单位也相继进行了一些慰问,发放了一些防暑降温物品,但他们对于这些是否算“高温补贴”尚存疑惑。 高温补贴虽然有限 但折射公平与正义 就“高温补贴”一事,记者日前也采访了芜湖劳动与社会保障局,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高温补贴是各个单位内部的一种福利,具体如何执行以及发放金额多少,他们并不过问,也没有具体的法规可以参考。 安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的陆在春老师对此表示,在高温补贴的执行方面,由于没有明确法律法规依据,相关劳动行政保障部门也是执法乏力。究其原因,无论是1960年卫生部、原劳动部与全国总工会联合发布《防暑降温措施暂行办法》,还是2007年卫生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与全国总工会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作场所夏季防暑降温工作的通知》,包括《劳动法》、《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都未对高温补贴问题作出明确的规定。 陆老师还介绍说,尽管2007年“通知”中规定“高温津贴的具体标准由省级政府或省级劳动保障部门制定”,但是各地做法不一。全国有十几个省级行政区通过地方性法规的形式制定了高温补贴的细则,而全国半数以上省份还没有出台相关规定,安徽省也在其中。 “在此种背景下,有的单位以高温补贴为名滥发福利,有的单位漠视职工权利,以‘法无明文’为由拒绝高温补贴,造成‘该补不补,无热滥补’乱象自然不言而喻。”陆老师说。 最后,陆老师还认为:其实, 在高温月份每月几十块钱的高温补贴对于劳动者来说的确微不足道。但是,这种有限的补贴体现出对于在一线战高温保生产的劳动者的一种尊重与理解 。
相关文章
- (2010-7-23)
- (2010-7-23)
- (2010-7-23)
- (2010-7-23)
- (2010-7-23)
- (2010-7-23)
- (2010-7-23)
- (2010-7-22)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