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引用一些东西,让我信看看今年的这个“用工荒”倒底是怎么样的。 其中,玩具、电子、纺织等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面临缺口最大。在人员结构方面,更多的人力缺口体现在技术工人和熟练工人上。 “就格兰仕而言,用工缺口方向是高技术等级的技术工人和辅工,这是格兰仕战略扩张策略下的战略用人,而非普遍所讲的基础工人缺口。”---陆骥 格兰仕总裁 “对于员工的稳定,不仅仅是加薪这个简单层面,而是要深刻了解员工内心真正的利益诉求和成长诉求,让他们看到未来的发展空间。除了这些,格兰仕还会帮员工获得在当地的居留权,”---陆骥 格兰仕总裁 广东很多公司提供了包吃包住、月薪过两千元等条件。有些公司不仅承诺提供免费食宿,还有年终奖、带薪年假、带薪婚假、生日奖金、社会保险等。 看看,这就是当下的情况:用人单位要的人很多,从中小企业要的普通车间工人到大企业的技术工人和熟练工人。而且有的单位已经提高了他们的的待遇水平。 但是情况确完全相反,用人单位却不那么容易招到人了。这是怎么了? 再看看一些专业人士的分析: 在中西部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增加,东南沿海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的情况下,劳动者和企业都被推到了一个再次选择的十字路口。 用工问题已经不仅需要地方劳动部门出面组织招聘对接活动,更需要国家和地方从产业区域合理布局、有效减轻企业负担、提供完善社会保障等多个层面综合发力 产业布局、薪资水平、社会保障等一系列深层次的矛盾开始在大背景下逐渐显现。 即原来给我们提供的廉价劳动力数量将会越来越少。二是现在广东的工资水平与内地相比差距不大,对内地农民工吸引力不大。 有工资水平、地域远近、文化内涵和社会人文关怀等因素,但本质上是工资水平的问题。 这些话说得很到位,企业到了该是重新并认真考虑对工人的待遇了。前些年,大批量的人“下海”——去沿海城市去挣那些在家乡挣不来的钱?他们感觉还可以,毕竟那时候的物价不是现在这么地离谱,当时的挣的点钱已经让他们感觉到了甜头。 现在,这些沿海城市已经大力发展了十几年了,城市高楼云云,道路宽阔,设施齐备,灯光灿烂……一片繁华的景象。而城市却也已经不再是我们这些打工者适合生活的地方了。因为我们在这里工作得到的东西太少了,没有办法满足我们的需求。 比如说广东的各种企业,对普通工人而言,10年前的工资和现在的比较一下,能有多少提高呢?同时再看看10年的物价的提高水平,岂能和10年前比,就连3年前的都不敢比! 辛辛苦苦跑了千万里路,撇下亲人和朋友到了另外的一个农村,下到了车间去干活,挣来的钱却积攒不了多少,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这样的事你还会做多久呢? 这样的情况我们怎么办?企业怎么办?政府又该怎么办? 很大一部分农民工仍然是生活在社会边缘的人群,饱尝城里人的歧视、劳动权益得不到保障、精神世界空虚…… 对于劳动密集型企业而言,“用工荒”三个字背后的压力已远远不再是招不到人那么简单,它意味着更高的成本和投入。 资成本涨幅对于主要依靠劳动力成本取胜的小企业而言压力已经大到了难以承受的地步 面对日趋严峻的劳动力短缺和劳动力成本上升许多企业开始将目光转向了产业升级。 只有放开城镇户口限制,农民变成了市民,“用工荒”的问题可能不会再存在。 父辈们的“农民工”的时代就要过去了,“新一代农民工”已经占有一席之地,我们年轻,活跃,激进,潮流,思想先进,懂得生活……我们要为自己的幸福生活而奋斗,而奔走,当然要为捍卫自己的权益而呼喊,而要求! 我们要求加薪!我们要求更好的待遇! 上面的例子也看到了,企业要的不光是简单的普通工人,而是想要高级的,有些技术的,甚至是熟练工。没有天上掉馅饼的事情。所以我们需要提升自己的各项水平,把自己做得强大起来! 企业也在抱怨,他们的成本和投入增加了。这有些太假!作为强势群体,这让人难相信。这是大势所趋,不可避免的情况!就像蒸汽机代替手工艺一样,自然法则所决定的,中国在劳动密集型时期呆的时间很长了,该是时候改革了。产业升级势在必行!同时与之一起需要改进的是企业的管理理念,文化氛围,待遇问题等等。确确实实给了劳动者优惠,才能把人留住! 与时俱进,适者生存! 国家在这件事情中担当的角色也应该更加给力点:给有能力的企业多点照顾和鼓励,让他们放开手脚创出我们的品牌和市场,让我们的技术密集型的东西多起来!让国民都富裕起来! 这就是我们的出路,我们的方向! 【声明:引用部分来自网上,没有恶意转用的意思。】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