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网
法律通行证: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律师加盟热线:400-8919-913   律信通 律信通  
律师
公众 咨询 贴吧
律信通 案件委托
频道 房产 婚姻 交通事故 保险 建设工程 劳动
留学
公司 合同 刑事辩护 医疗 知识产权 工商
新闻 宽频 文书 常识 案例
法规 专题 杂志 百科 论文
查找全国各地律师: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点击各城市名拼音首字母查找律师 公众找律师,信赖律信通!律师做宣传,首选律信通!

2013年司考备考“症状”分析

时间:2013-02-26 20:57来源:3加1 作者:碧野凌峰 点击:
2013年备考症状分析。2013年司法考试备考工作已经在紧张进行中了,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进行复习,教育网的小编分析了司法考试备考的各种误区,希望能够对考生的复习有所帮助。 精彩链接: 一、大纲没内容,教材太啰嗦,还是直接读辅导书。 典型症状:许多考生

2013年备考“症状”分析。2013年司法考试备考工作已经在紧张进行中了,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进行复习,教育网的小编分析了司法考试备考的各种误区,希望能够对考生的复习有所帮助。

精彩链接:

一、大纲没内容,教材太啰嗦,还是直接读辅导书。

典型症状:许多考生认为大纲就是一个一个的名词,没有实际内容,不看也罢;教材三大厚本,每个知识点都包含着详细的理论讲解和说明,光看完就要很久,太浪费时间,不如直接去看一些针对性强的辅导书。

揭秘提醒:大纲和教材是最权威的考试范围、命题依据,舍弃了这两样而取其他,肯定是一种不明智的走弯路行为。考生应学会正确的运用大纲,使其成为复习的线索,知识体系的框架;考生更应该学会科学的阅读教材,掌握学术通说,理解辅助案例,理清知识点条理。在大纲、教材系统掌握的前提下,可以通过有选择的阅读其他辅导用书,实现自身的突破与提高。

二、认为备战司法考试主要靠的就是死记硬背。

典型症状:持这样观点的考生,往往在一开始就豪气干云认准了教材三大本或者汇编一大本:看看国家规定婚假多少天。“不信等我倒背如流还不能通过!”结果一段时间之后晕头转向,身心俱疲,更严重的还会在内心深处产生对司法考试的逆反效应……

揭秘提醒:子曰“学而不思则罔”,光是死记硬背,缺乏对相关法学理论的理解辅助以及实践应用的能力锻炼,学习效果又怎会理想?更何况对于司考这样的职业资格考试,其更加侧重对考生理论基础、实务能力和职业素质的测试,纵然你有满腹的法条,不会应用不会思考也是枉然。

三、所谓“辅导班”、“名师”都是噱头的,说一千道一万不如自己努力。

典型症状:有的考生(尤其是法本)觉得自身基础不错,再加上目前有些辅导班的宣传有些过火,难免会在心里对其产生抵触情绪;买书也是如此,太多打着“司考名师”旗号的辅导用书,却往往会招来读者的不屑一顾。

揭秘提醒:自己努力固然是不可或缺,但适时的名师点拨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有些辅导名师绝不是徒有虚名,他们讲课写书深入浅出,体系性强,可以帮助考生理清思路找到方法。如果具备时间、财力,建议不妨一试。另外还可以给囊中羞涩的考生支上一招:许多辅导班都采用名师讲授公开课的方式来进行宣传,这可是不用花钱就能得到真传的大好机会,当然前提是信息搜集要准确。

四、题海战术。

典型症状:有些考生一看司法考试题目这么多,干脆来个“以毒攻毒”,把复习备考的重心放在大量做题上:历年真题、基础练习题、案例论述题、模拟套题,一股脑的往上招呼。结果反而越做越没有信心,浪费了许多宝贵时间。

揭秘提醒:关于做题,提醒考生要把握如下原则:首先,各种题目有不同的作用,有明确考试重点的,有测试基础记忆的,有培养临场感觉的,考生在做题前首先要先明确目的,再选择合适的题目;其次,无论做哪种题目,都要建立在一定的知识储备基础上,否则就是浪费时间、打击自信心;最后,一定要掌握一些做题的技巧,包括:最好不要一边做题一边翻看答案、题目做多做少都要建立改错本、大题贵在“精”不在“多”等等。如果考生能在做题中切实贯彻上述原则,即便只做了一本高质量的练习题,也能顺利通过考试。

上述情形可能极端,但其实在很多考生的某些备考阶段,都会或多或少地存在这些趋势,还望考生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端正态度,方能摆脱泥沼,早日成功。

转发分享: 将文章“”转发至新浪微博、QQ空间、人人网等网让更多网友分享。 分享到: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中国法律网 版权所有 邮箱:service@5Law.cn 建议使用:1024x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 | 京ICP备2023040428号-1联系我们 有事点这里    [切换城市▲] 公司法
400-8919-913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法律咨询5分钟内回复
请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闭

关注网站CEO微信,与CEO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