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网北京11月18日电 中越陆地边界勘界文件签字仪式18日在北京举行。中越陆地边界经过双方历时10年的共同努力已全线勘定。
今天签署的文件包括《中越陆地边界勘界议定书》及其附图、《中越陆地边界管理制度协定》和《中越陆地边境口岸及其管理制度协定》。外交部副部长武大伟与越南副外长胡春山分别代表两国政府签署了上述文件。外交部长杨洁篪出席了签字仪式。签字仪式前,杨洁篪会见了中越双方代表团。
此前,武大伟与胡春山就两国陆地边界和海上问题举行会谈。双方一致同意将全面加强在陆地边界事务中的协调与合作,共同致力于两国边境地区的长治久安和共同发展。双方重申将努力通过外交谈判寻求解决海上问题的办法。双方一致认为应共同努力维护南海的和平稳定,并同意启动制定指导解决中越海上问题基本原则协议的磋商。
中越关系历史回眸
据国际先驱导报报道,众所周知,1979年中越两国在越南入侵柬埔寨后发生了边界战争;1988年,两国海军又在南沙群岛附近发生军事冲突。1991年,两国才实现关系正常化。尽管2008年末,中国和越南的1350公里陆上边界,终于在历时8年的勘界立碑工作中圆满划定了,但在南海问题上,两国的争端并未了断。尤其30年前发生在两国边界地区的那场战争,使两国人的心理距离都不可能在短时间弥合,而这最容易成为不安全因素的导火索。
在2006年越共召开“十大”之前的两年,中越先后就北部湾划界和中老越三国陆地交界点达成协议,直接促进了越南北部的经济发展,也使得中越关系明显改善,越南国内开始“处处呈现中国巨人的影子”。但平静之下时有湍流,2007年12月上旬,因为中国海南省派驻西沙群岛的办事处被证实即将升格为下辖海域逾200万平方公里的县级市“三沙市”,越南在东南亚相关国家中率先表示抗议,而在12月9日和16日,河内和胡志明两市发生了多起以学生为主的反华示威,不过示威行动很快被越南当局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