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青年时报》报道 几天前,义乌佛堂镇发生了这样一起案件:小偷请开锁匠打开一住户的门,堂而皇之地搬走了里面的家电、空调、沙发等值钱物品。对门邻居发现后,小偷竟称是搬家公司的。
鉴于此类案件时常发生,义乌警方昨天表示,从今年开始,义乌将对开锁、配钥匙、锁具修理行业等实施规范管理,所有经营户需统一登记备案,实行持证上岗。
据义乌警方有关部门统计,近期利用开锁、配钥匙等手段入室盗窃、抢劫等违法犯罪活动有所上升。义乌市技防协会会长傅肃光告诉记者,经初步调查,目前义乌从事开锁、配钥匙、锁具修理等的经营单位(户)共有200多家,绝大多数是流动商贩,没有工商营业执照。“有的靠贴小广告招揽业务,只要给钱,随便什么人来找都照开,安全隐患很大。”
为提高锁具修理行业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和专业技术水平,规范行业管理,保障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技防协会要求对开锁、配钥匙等从业人员实行统一培训、统一管理、统一备案、统一持证经营、统一佩证上岗。
根据要求,居民个人需要开锁或更换锁具的,须提供本人身份证、所在居委会或物业公司提供的有效身份证明。没有相关证件的应拒绝受理。如情况紧急,门开启后,客户应提供原配钥匙或出具房产证(租住房屋的,出具房屋租赁合同)等有效证明,否则要报公安机关。如为车辆开锁,客户要出具本人驾驶证或车辆行驶证等有效证件。
“这样一来,开锁匠不会开错门,居民也能安心。”傅肃光说。
据记者了解,在杭州,这项措施几年前就已经在实行了。但因为缺少法律支持,遇到的阻力不小。省公安厅特种行业科孙科长表示,在2006年,杭州相关部门就已经有规定,开锁匠开锁须持证上岗,但实施起来效果却不理想,“相关部门说,主要是这些措施缺少相关法律支持,很难实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