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醛泄漏后,消防官兵进行了紧急处置。本报记者 赵永峰 摄
眼看着货车就要进站了,谁料在家门口发生了意外。昨日中午,双龙收费站前,一辆车上的甲醛突然泄漏,收费站因此关闭了近4个小时。
收费站前甲醛泄漏
昨日12时05分,一辆牌号为云AV0594的柴油罐车在进入双龙收费站时突然停了下来,油罐车下面的液体像开了一半的水龙头哗哗直淌。正在岗亭里的收费站站长甘平见状跑了出来,“当时我们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跑到跟前就是一股刺鼻的味道,头晕眼花、喉咙发痒,躲到一边过了三四分钟才恢复过来。”
不过货车司机可没有顾得上那么多,他告诉工作人员车上装的是甲醛,随后便抓起车厢里的一个防毒面具,戴着手套就钻进了车底。收费站立刻启动应急预案,关闭收费站,撤离工作人员,并拨打119电话。等到消防队员赶到时,甲醛已经顺着路面流出100多米,油罐的阀门依然没有拧住。
车颠了下就泄漏了
“快给司机冲洗一下”,从车底钻出来的司机,满身液体,不停地用手挠着腿部。消防支队特勤大队政委颜华对着对讲机里叫喊,“这人没有任何的防护,直接表层接触了甲醛,给我用水冲他15分钟”。再一看旁边的防毒面具,队员们也愣了,这唯一的防护设施也已经过期,“上世纪80年代生产的”。司机师傅一点不紧张,安慰大家,“没事,不要紧的,我们经常处理这个”。颜华说,皮肤直接接触甲醛,会引起皮肤发痒,最后出现皮炎、色斑、坏死症状。
根据货车司机的介绍,这辆标着柴油的货车里面装有15吨甲醛,从宜良开来,准备送到双龙乡用作水泥添加剂。当时货车正进双龙收费站,突然颠簸了一下,轴承断了,砸到了油罐下面的螺丝,接着里面的液体就顺着开了缝的阀门流出来。不过记者注意到,货车的安全告示核载质量一栏为空。
村民质疑果园被蚀
太阳从云层的背后时躲时出,甲醛的气味也随着气温的高低变化挥发,偶尔一阵凉风吹过,感觉到的只有呛鼻的异味。
穿戴全身防护装备,背着压缩空气管,消防队员进入事故车辆底部,“嗤嗤”的呼吸湮没了甲醛“哗哗”的落地声。甘平看了看表,“现在已经过去50分钟了,等到阀门被关住,路面隐患排除,估计下午两点就能通车了”。
事故发生后,双龙收费站已经通知其他站点,必须从这里经过的车辆都被堵在了各个收费口的入口处,工作人员们跑到旁边的村子里告诉村民不要紧张,事故很快处理完毕。
消防队员用泥土挡住了正顺着公路边流出的液体,原本黑色的路面经过甲醛冲洗泛着白色,被聚在一起的液体上面浮着一层薄油。
“这些水是什么东西?”高速路边就是凹家村,闻到异味的村民们跑到公路上探个究竟。一听是甲醛,村民陈绍党不高兴了,“顺着这个水槽下去就是我的果园,要是遇到下雨,冲进去怎么办?”另一位村民在一旁一个劲催着,赶快处理完事故,他要带着4岁的小孩去检查身体。
有村民想走近看个清楚,但被迎面而来的异味挡了回去,用衣袖遮着鼻子,眼睛眨巴两下,眼泪就出来了。
收费站关闭4小时
“堵不住了,底下螺丝圈坏了,现在只能用其他罐车把甲醛导出去”,折腾了一番,几位消防队员从油罐车底钻了出来,“以现在这个情况,估计事故处理结束,能漏掉快1吨了”。
考虑到下游是村民们的果园,消防队员放弃用水稀释,“只能让其自然挥发了”,按照甲醛储存要求,“库温不能超过30度,不能与空气接触”,眼下地面温度接近30度,不过因为处在空旷地带,不会造成太大危险。
13时40分,肇事车辆所属单位的一辆导罐车开到现场,原想可以很快将事故处理完毕,谁想祸不单行,派来的导罐车车厢打不开,最后导罐车只好开回去,等待再派一辆。车辆刚走,一场暴雨跟着罐车屁股就来了,“这下倒好,不想用水稀释都不行”,大伙躲进收费站看着这场大雨,高速路下面的村民们站在窗口无辜地看着雨水将路面上的液体席卷进路边的下水槽。
等候在入口处的车辆越来越多,大雨中终于有司机不耐烦地调转车头择路而去。下午4时,第二辆罐车在现场导流完毕,收费站逐步开通,对被堵车辆进行分时段分流。环保部门的工作人员也赶到事发现场进行环境监测,“整个现场恢复畅通大概还需要两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