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网
法律通行证: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律师加盟热线:400-8919-913   律信通 律信通  
律师
公众 咨询 贴吧
律信通 案件委托
频道 房产 婚姻 交通事故 保险 建设工程 劳动
留学
公司 合同 刑事辩护 医疗 知识产权 工商
新闻 宽频 文书 常识 案例
法规 专题 杂志 百科 论文
查找全国各地律师: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点击各城市名拼音首字母查找律师 公众找律师,信赖律信通!律师做宣传,首选律信通!
消费权益新闻
中国法律网 > 消费权益法律 > 消费权益新闻 > 正文
您好,点击直达郑州分站>>
该频道下
首页 法制新闻 法律咨询 消费权益律师 常识 案例 文书 贴吧  
 

家乐福被曝促销时猛提价 是否涉嫌欺诈引争议

中国法律网 来源:新华网 2011-5-9 我要评论 『双击自动滚屏』

家乐福被曝促销时“猛提价” 是否涉嫌欺诈引争议

促销活动前后,同款整理箱的两个价签

“五一”小长假前夕,国家发改委网站通报了9家商贸企业的价格欺诈行为。其中,北京市君太太平洋百货有限公司因“在降价促销时虚构原价”受罚;上海市置地广场商厦有限公司存在“打折返券促销价高于原价”的情况。国家发改委表示,这些行为违反了价格法及《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的有关内容,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然而,现实中消费者遭遇的“价格欺诈”五花八门,有些“欺诈”行为打的就是法律的擦边球。近日,北京的宋先生致电本报,诉说了他在家乐福超市(北京石景山万达店)的遭遇。

消费者:促销时发现“猛提价”

3月28日,宋先生到家乐福超市准备买几只整理箱,当时标价是43.9元。随后,宋先生看到店内张贴着“自3月31日起全场满150元返40元”的促销海报,决定搞促销的时候再来买。

3天后,家乐福超市的促销活动如期启动,但宋先生发现整理箱的价格变了,涨到了每只79元。宋先生算了一下,如果买两个整理箱,花费是158元,即便按满150元返40元的优惠活动计算,158元-40元=118元,平均一只整理箱也要59元,比之前的标价要贵15元多。

宋先生感觉事情蹊跷,取下价签想仔细看看是不是这款整理箱的标价,谁知道这张价签下面居然还压着另一张价签,印的是43.9元。

仔细对照后,宋先生发现,两张价签的品名、产地、规格、等级、单品号完全相同,唯一不同的就是价格和打印日期。

“幸好我之前知道这款整理箱的价格,不然就被商家忽悠了。”宋先生认为,超市在促销活动前突然提价的行为属于虚构原价。他按价签上公布的北京市发改委价格举报电话(12358)举报,但是始终没有拨通。

官方:不构成价格欺诈

4月13日,记者到家乐福超市采访时,促销活动已不再是“满150元返40元”了。记者在摆放整理箱的货架前找了几遍,也没看到标价为43.9元或79元的整理箱。随后记者请超市员工帮忙查找,这位超市员工说:“价格每天都在变,没办法找。”

在促销活动前,商家突然“提价”的行为是否构成虚假宣传?提价近八成(不考虑打折因素,从标价看),是否构成暴利呢?记者随后拨打了石景山区发改委的价格举报电话。

石景山区发改委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解释说,家乐福超市促销前提价的行为属于正常的商业行为,不构成价格欺诈。另外,现有法律法规也还没有提价限制,提价近八成也不属于“暴利”。

这位工作人员进一步解释说,依照《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价格欺诈行为是指:经营者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标价形式或者价格手段,欺骗、诱导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的行为。但是从宋先生反映的情况看,标价形式不存在欺骗和诱导消费者,而且促销活动本身并不存在欺诈。因为商家有自主定价权,所以,家乐福调整价格行为,属于正常的商业行为,不构成欺诈。

作为企业经营者,北京市人大代表、柯瑞生物工程董事长兼总经理齐清持相似观点。“尽管家乐福超市的行为,从消费者的直观感觉来看有点儿不占理,但是从法律上,从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看,属于正当的商业运作,不存在问题。”齐清表示,影响价格的因素有很多,比如人员成本、进货渠道等等。如果商家的定价权受到约束,市场就会缺乏活力,商家的经营活动也就很难维持了。即使价格调整的时间就在促销活动前,也不存在欺诈。

采访中,记者希望得到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相关回应,然而按程序将采访提纲发过去近半个月,对方一直没有回音。

代表:商家在“忽悠”消费者

“我曾经在国外居住过一段时间,最明显的感觉是,他们的打折促销是真实的打折促销。促销活动一过,价格马上恢复,而且绝没有促销前突然提价的情况。”北京市人大代表、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王玉梅告诉记者,家乐福的调价行为即便从法律上不构成欺诈,至少在商家信誉上是有欠缺的。

“名义上搞促销给消费者优惠,实际上如果按这个所谓的优惠价格购买,比原来的价格还要高。这其实就是在‘忽悠’消费者。”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市律协名誉会长陈舒建议完善反不正当竞争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陈舒建议规范促销行为:“规定每年的某些季节和某些时间为统一的促销时段,平时则明码实价。这样既可以避免因价格的频繁变动而造成的管理困难,还能防止无序促销给消费者带来的价格欺诈和价格困扰。”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陈泽民、宗庆后等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对价格问题给予关注。陈泽民表示,随着我国服务业和大型购物中心的快速发展,对完善和健全明码标价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迫切需要修改和完善现行《关于商品和服务实行明码标价的规定》,从法律上规范交易行为,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专家:家乐福“钻空子”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认为,家乐福的“促销”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和知情权,是明显的“价格欺诈”。“因为促销活动的本意是让消费者享受到更多的价格优惠,这种先涨价后促销的方式,实际上是在诱导消费者购物。”

“价格监督执法机构不认定商家这种行为是‘价格欺诈’,其实是在纵容商家,这是最大的问题。”刘俊海说。

承担修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课题的中国政法大学教授赵红梅表示,从我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相关法律规定来看,家乐福突击提价的行为其实是钻了法律的空子,不构成违法。但是在家乐福总部所在地法国,法律要求商家要将“近期的价格变动”都明示出来,这将有效避免因为信息不对称而导致消费者被误导。而我国消费者因对一段时期内的价格信息不掌握,很容易被商家的促销宣传误导(如宋先生那样,促销期间期待消费),从这一点来看,家乐福的行为实际上打了擦边球,是我国的法律制度让家乐福钻了空子。

赵红梅和刘俊海在接受采访时均建议,在修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时,应该明确规定商家要明示近一个月的价格变动情况,这样,消费者对价格的变动就能够做到心里有数。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信息不对称。

上一条: · 成都一女士在H&M试衣起争执 保安阻止投诉扇耳光
下一条: · 男子信用卡透支6万还12万后仍欠7万 获刑2年
  最新消费权益新闻: 
·新旅游法关注的几个热点问题
·消费者就餐时食物中毒该怎样索赔?
·新旅游法的四大变化
·怎样协商解决消费权益纠纷
·如何协商解决消费权益纠纷
  最新消费权益咨询: 
·墙体发霉(0回复)
·我被酒托骗了,要不要报警?(0回复)
·房贷还能退吗(0回复)
·廉租房怎样申请购买?(0回复)
·关于婚假(0回复)
  郑州消费权益律师:   
全部消费权益律师>>
 
全部郑州律师>>
 
欢迎您加入
欢迎您加入
欢迎您加入
欢迎您加入
欢迎您加入
欢迎您加入
网友评论  
 
  免费法律咨询 在线委托案件
  咨询在线律师 查看律师电话
 
  按专业频道查看法制新闻
民事类
拆迁安置 民商事务 医疗纠纷 交通事故 合同纠纷 人身损害
工伤赔偿
婚姻家庭 遗产继承 保险理赔 消费权益 抵押担保
经济类
纳税筹划 工程建筑 房产纠纷 个人独资 金融纠纷 经济仲裁
污染损害
知识产权 连锁加盟 银行保险 不当竞争 网络法律
刑事行政
取保候审 刑事辩护 刑事自诉 行政复议 行政诉讼 国家赔偿 公安国安 公司犯罪 海关商检 工商税务
公司类
公司诉讼 股份转让 破产解散 资产拍卖
企业改制 公司清算 公司收购
涉外类
海事海商 外商投资 合资合作 涉外仲裁
非诉类
工商查询 资信调查 私人律师 合同审查 常年顾问 移民留学
 
用谷歌搜本站
 
用百度搜本站
 
消费权益新闻
最新
推荐
热点
 
  消费权益视频                    全部>>
诉与讼·讨债风波
诉与讼·小镇谜案
我为情狂
晚点的火车
中国法律网 版权所有 邮箱:service@5Law.cn 建议使用:1024x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 | 京ICP备2023040428号-1联系我们 有事点这里    [切换城市▲] 公司法
关闭
400-8919-913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法律咨询5分钟内回复
请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闭

关注网站CEO微信,与CEO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