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公务员社会化养老改革迈出“第一步”,以后将逐步推进养老、医疗改革
(记者 吴瑕 通讯员 穗仁宣)公务员不用缴社保,但退休后拿的钱却是企业职工退休金的三倍!双轨制屡被诟病,信息时报也曾在2010年全国两会和2011年全国两会提出这个问题,呼吁废除双轨制,让公务员与普通职工一样缴社保、待遇也一样。而今,广州的公务员社会化养老改革终于迈出实质性的一步!
昨日,记者从“2012年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广州市公务员、全额拨款和参公管理的事业单位人员,将根据全省的部署,逐步纳入“社保五险”之一的工伤保险制度范围。接下来将陆续推进养老、医疗等社会化改革进程。
会上,市人社局党委书记、局长杨秦在工作报告中指出,去年,广州市修订《广州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行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法规,统筹基金对基本药物的支付比例增加10%;免费为从事职业病危害和高风险行业的2.8万名一线工人进行工伤预防性职业健康检查。
目前,广州市社会保险五险参保人数达2272.7万人次。其中,共有115.9万名35岁以上的农村居民参加了社会养老保险,提前完成全市农村居民参加社会保险任务。企业离退休人员月平均养老金提高到2413元,农转居退休人员养老金从每月559元提高到每月615元。失业保险金标准调整为1040元/月,新农保基础养老金标准从110元/月调整为130元/月。全面实施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实现了广州行政区域内参保人“同城同待遇”的目标。
养老金今年力争提10%
此外,记者了解到,今年市人社局还将进一步提高事关民生的社保待遇水平。杨秦指出,力争将所有大中专学生100%纳入居民医保参保范围;力争将城镇职工月人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提高8%至10%;全市参保人享受同等的医疗保险待遇和医疗保险经办服务;将伤残退休金、伤残生活护理费、供养亲属抚恤金待遇提高10%;出台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实施办法和职工未就业配偶生育医疗费管理办法。
杨秦在报告中还提到,将加强外来务工人员服务管理工作,继续开展广州市优秀外来务工人员表彰活动和农民工积分制入户工作,积极探索高技能人才入户新办法,高标准做好农民工博物馆布展工作。
公务员医疗养老都将社会化
对于今年工作的部署,杨秦指出,今年将研究完善农转居人员养老保险办法,研究制定城镇居民与新农保的整合制度,研究和出台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参加工伤保险办法。将机关、全额拨款和参公管理事业单位、灵活就业人员和非全日制职工、基金会、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纳入工伤保险制度覆盖范围。
对此,市人社局的有关负责人介绍,根据省人社厅的相关部署,今年推进机关公务员、参公管理的事业单位职工逐步开展社会化养老改革,参加工伤保险就是迈出的“第一步”,接下来,将陆续推进养老、医疗等社会化改革进程。
包括广东仅7省份还有公费医疗
记者了解到,目前全国31个省区市中,已有24个取消公费医疗,全部参加医疗保险,还有山东、广东、江西、江苏、湖北、贵州、陕西等7个省份的公务员,尚未全部取消公费医疗。以北京市为例,从今年1月1日起,该市国家机关、参公管理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按照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0.5%缴纳工伤保险费,以降低公务员的职业风险。
针对公务员的职业特点和工伤发生率,其参保标准也将与本市一类行业的其他用人单位一样,实现了各类用人单位工伤保险制度、待遇和标准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