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网
法律通行证: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律师加盟热线:400-8919-913   律信通 律信通  
律师
公众 咨询 贴吧
律信通 案件委托
频道 房产 婚姻 交通事故 保险 建设工程 劳动
留学
公司 合同 刑事辩护 医疗 知识产权 工商
新闻 宽频 文书 常识 案例
法规 专题 杂志 百科 论文
查找全国各地律师: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点击各城市名拼音首字母查找律师 公众找律师,信赖律信通!律师做宣传,首选律信通!
交通事故新闻
中国法律网 > 交通事故法律 > 交通事故新闻 > 正文
您好,点击直达郑州分站>>
该频道下
首页 法制新闻 法律咨询 交通事故律师 常识 案例 文书 贴吧  
 

养老金并轨进入倒计时,退休拿高工资会成为过去吗?

养老金并轨进入倒计时,退休拿高工资会成为过去吗?
中国法律网 来源:互联网 2024-3-27 我要评论 『双击自动滚屏』

2024年10月,养老金并轨的10年过渡期正式结束,意味着养老金双轨制将成为过去。

根据目前我国的养老金主要分为两个体系,分别为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职工养老。实施养老金并轨的初衷是打破以往的养老金双轨制,促进养老金分配的逐渐公平,逐渐缩小两者之间的收入差距。

养老金并轨之后,意味着过去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免缴费的时代正式结束,但考虑到10年的过渡期因素,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又会分为退休“老人”、“中人”以及“新人”。其中,退休“老人”主要指的是2014年10月之前已经退休的人员,他们的养老金待遇完全不受到影响。

按照我国养老体系的“三大支柱”分析,又分为第一支柱、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对应的是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以及个人储蓄性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

三大支柱的核心是,第一支柱由国家层面进行主导,第二支柱是由单位进行主导,第三支柱则由个人进行主导。

在现阶段,很多企业退休人员的退休金不高,主要体现在他们没有参与企业年金,且没有参与个人养老金或商业养老保险,从而导致他们的养老金替代率偏低。

养老金并轨之后,是否意味着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职工之间的养老金收入差距会大幅缩小?

一方面,需要考虑职业年金采取的是强制性的年金制度,企业年金并不是强制性。前者参保率高,后者参保率低。另一方面,部分中小企业、小微企业给企业职工按照最低的标准缴纳社保,这也是导致了企业职工养老金替代率偏低的原因之一。

按照职业年金的缴费比例分析,单位缴纳职业年金费用的比例为本单位缴费工资基数总额的8%,个人缴费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的4%,由单位代扣代缴。

因此,两者之间的养老金替代率差距还是会存在,但普通企业职工来说,提升养老金替代率的办法,一个是参与企业年金,另一个提高单位缴纳社保的标准水平。此外,通过参与个人养老金、商业养老保险来达到提升个人养老金替代率的目标。

上一条: · 嵩山少林寺发声明!“向执法机关报案”
下一条: · 记者:国足还没出局别一天到晚鸣哀乐,没这些老将可能比赛更完
  最新交通事故新闻: 
·太离谱!又出事了,海峡被临时封闭
·嵩山少林寺发声明!“向执法机关报案”
·养老金并轨进入倒计时,退休拿高工资会成为过去
·记者:国足还没出局别一天到晚鸣哀乐,没这些老
·乌克兰首都基辅遭俄军数枚“匕首”高超音速导弹
  最新交通事故咨询: 
·请输入咨询标题(0回复)
·交通事故咨询(0回复)
·倒车事故(0回复)
·精神损失费(1回复)
·刹车距离多少算超速?(1回复)
  郑州交通事故律师:   
全部交通事故律师>>
 
全部郑州律师>>
 
黄高伟律师
[河南郑州金水]
[13014527887]
[向我咨询]
欢迎您加入
欢迎您加入
欢迎您加入
欢迎您加入
欢迎您加入
网友评论  
 
  免费法律咨询 在线委托案件
  咨询在线律师 查看律师电话
 
  按专业频道查看法制新闻
民事类
拆迁安置 民商事务 医疗纠纷 交通事故 合同纠纷 人身损害
工伤赔偿
婚姻家庭 遗产继承 保险理赔 消费权益 抵押担保
经济类
纳税筹划 工程建筑 房产纠纷 个人独资 金融纠纷 经济仲裁
污染损害
知识产权 连锁加盟 银行保险 不当竞争 网络法律
刑事行政
取保候审 刑事辩护 刑事自诉 行政复议 行政诉讼 国家赔偿 公安国安 公司犯罪 海关商检 工商税务
公司类
公司诉讼 股份转让 破产解散 资产拍卖
企业改制 公司清算 公司收购
涉外类
海事海商 外商投资 合资合作 涉外仲裁
非诉类
工商查询 资信调查 私人律师 合同审查 常年顾问 移民留学
 
用谷歌搜本站
 
用百度搜本站
 
交通事故新闻
最新
推荐
热点
 
  交通事故视频                    全部>>
善变的交通事故责任认
交通事故急救常识
什么是道路交通事故
交通事故原来是这样引
中国法律网 版权所有 邮箱:service@5Law.cn 建议使用:1024x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 | 京ICP备2023040428号-1联系我们 有事点这里    [切换城市▲] 公司法
关闭
400-8919-913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法律咨询5分钟内回复
请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闭

关注网站CEO微信,与CEO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