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网
法律通行证: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律师加盟热线:400-8919-913   律信通 律信通  
律师
公众 咨询 贴吧
律信通 案件委托
频道 房产 婚姻 交通事故 保险 建设工程 劳动
留学
公司 合同 刑事辩护 医疗 知识产权 工商
新闻 宽频 文书 常识 案例
法规 专题 杂志 百科 论文
查找全国各地律师: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点击各城市名拼音首字母查找律师 公众找律师,信赖律信通!律师做宣传,首选律信通!

2013年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先进事迹材料汇总(19)

时间:2014-03-24 18:59来源:互联网 作者:中国法律网 点击:
2001年,琼中县残联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推荐残疾人进厂务工自力更生活动,为了两个孩子得到一些专业培训和教育,学会自力更生和与人相处之道,苏金兰把儿子邢诒招和女儿邢诒玲都送进厂里。2003年,海南省特奥会田径队

  2001年,琼中县残联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推荐残疾人进厂务工自力更生活动,为了两个孩子得到一些专业培训和教育,学会自力更生和与人相处之道,苏金兰把儿子邢诒招和女儿邢诒玲都送进厂里。2003年,海南省特奥会田径队招收队员,邢诒招被选中,需要到海南省残联特殊大学学习,她让丈夫邢国武专门照顾儿子,家里的一切都由她一人来承担。她时常去看望,并激励着儿子一定刻苦学习,做一个有用的人。儿子很争气,2005年在全国特殊奥林匹克田径比赛中,首战告捷,拿到了2金1铜的好成绩。在2007年世界夏季特奥会和2009年世界冬季特奥会比赛中,她儿子又不负众望,拿到了3枚金牌的好战绩,成了一位名副其实的世界特奥冠军。

  不仅要照顾几个残疾人,而且培养出一个世界特奥冠军,苏金兰付出了常人难以想像的艰辛和努力!她儿子先后获得了全省、全国、全世界金牌共10枚,银牌2枚,铜牌2枚等共计32枚奖牌,被评为“全国优秀特奥会运动员”、“体育道德风尚奖”和“中国体育代表团优秀运动员”等。苏金兰家庭也先后被评为“海南省五好文明家庭”和“海南省五好文明家庭标兵”。

  廖月娥

  廖月娥,女,汉族,1963年4月生,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坪塘街道新合村桐冲组村民。

  30年来,廖月娥始终用一颗爱心去关照别人,去温暖孤独者的心灵。她先后将4名无亲无故的残疾、孤寡老人接到家中赡养。大爱超越血缘,温暖人间。

  因家境贫寒,8个月大时的廖月娥被抱养到一廖姓人家。养母多病,养父上班无法照顾。13岁时,廖月娥便辍学在家,承担起了照顾养母料理家务的重担,苦难的岁月磨练出了她吃苦耐劳的品质。1981年9月,廖月娥与丈夫结婚后,夫妻俩用勤劳的双手建家创业,种地、养猪、开打米厂,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婚后的廖月娥得知自己的身世后,更懂得以感恩的心尊敬自己的养父母。不仅悉心照顾身患高血压的养父和多病的养母,还将孝行延伸到周边那些孤寡残疾老人身上,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

  1982年3月,廖月娥夫妇把本村五保老人廖兴红接到自己家,像亲人一样照顾他的饮食起居,让他愉快度过晚年,直到 1995年4月老人去世。1986年5月,瘫痪在床多年的同村村民任国华失去家人。廖月娥与家人商量,将任国华接到自己家里。廖月娥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对待他,为他洗衣浆衫、收拾房间、添衣置被。无论寒暑,无论农活多忙,一日三餐总是将热饭热菜送到任国华的跟前。任国华患有脚病,腿脚经常流脓水,气味难闻,但廖月娥从不嫌弃他,每天都给他洗脚。为减轻他的病痛,廖月娥四处打听药方,为他买来中药煎熬,缓解他的病情。任国华瘫痪在床,大小便成了最麻烦的事情。廖月娥就想出一个办法,给任国华床边设置一个导尿管,在墙上掏一个洞。这样,任国华的小便就顺着管子流到了屋外的容器里,保持着任国华房里的干净。廖月娥请人为任国华特地做了一个坐式木桶,每次大便就由廖月娥背上背下,从不嫌脏怕累,在任国华面前没有一句怨言,没露一点脸色。身患重疾的任国华到2002年去世,在廖月娥家整整生活了16年。1998年,廖月娥将瘫痪在床的周桂三老人接到家中,使老人在最后一年的弥留之际感受到了贴心的照顾。2010年,75岁的孤寡老人胡锡群住进了廖月娥家中,得到了细心照顾的他如今身体硬朗,每天都乐乐呵呵的。

  廖月娥荣获湖南省助残先进个人、学雷锋标兵等称号,入选“中国好人榜”。

  尼玛潘多

  尼玛潘多,女,藏族,1970年1月生,中共党员,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城关区环卫工人。

  她没有用过多的语言,却总是默默用爱心关怀着别人,不求回报、不图名利;尽管家境并不富裕,却用自己尊老爱幼的实际行动赢得了周围群众的交口称赞。

  1996年,52岁的次仁奶奶的老伴去世了,膝下又无儿无女,尼玛潘多总想为次仁奶奶做点什么。她和老公商量以后,决定接老人到自己家里供养。做通家人思想工作后不久,次仁奶奶带着自己的茶碗和藏被开始了儿孙同堂的新生活。随着时间的增长,次仁奶奶和尼玛潘多一家的感情也日渐加深,尼玛潘多尽量让老人孩子吃的好一点,有空了跟次仁奶奶聊聊心事。隔上一段时间尼玛潘多给次仁洗头发、梳头发。丈夫在外面进了新货,尼玛潘多毫不吝啬给次仁奶奶换上尼泊尔新款的头饰、手镯。逢年过节,尼玛潘多也会给次仁奶奶塞一些零花钱,让她自己买点好吃的。过年的时候,一大家子买新衣,炸卡塞,做藏面、摆切玛;周末一起逛公园、晒太阳、转经。小女儿还会教奶奶识字,有时还爬到奶奶怀里,骑到奶奶脖子上。当尼玛潘多一家和次仁奶奶共享天伦之乐的时候由于年事已高,奶奶的身体每况愈下,尼玛潘多夫妇就带着她去医院。2012年下半年,次仁奶奶一直拉肚子,没胃口吃饭,打针吃药都不见好转,尼玛潘多担心奶奶活不了太久,就陪奶奶去了一趟几十年没回的老家,圆了老人一个梦。奶奶弥留之际咳血,什么药都补不进去,尼玛潘多喂奶奶喝清茶,结果奶奶示意要吃稀饭,当尼玛潘多煮好稀饭,奶奶却走了。尼玛潘多为此常常自责。

  2004年,尼玛潘多在居委会菜地看见一名被遗弃的女婴,不加思考就把孩子抱回了家,视如己出,精心呵护。孩子现在9岁,读小学了,像其他孩子一样享受着快乐的童年。然而大爱的背后,却深藏着一个女人的艰辛。尼玛潘多的丈夫做过生意,开过货车,收入不稳定。她自己也换过好几个工作。2002年一场意外的车祸让尼玛潘多轻微脑震荡,从此在家休养了很长时间。她忍受病痛,熬过了儿子的青春叛逆期,走过了老公生意赔本的时候,但她没有放弃自己的初衷,她将这份爱进行到底。

  尼玛潘多获第三届西藏自治区道德模范荣誉称号。

  陈斌强

  陈斌强,男,汉族,1976年1月生,中共党员,浙江省磐安县实验初中教师。

  5年来,为方便照顾患老年痴呆的母亲,陈斌强每天背着妈妈上下班,来回30公里。他的至诚孝心感动了周围的人们。

  9岁时,陈斌强的父亲因车祸去世,妈妈含辛茹苦地抚养3个孩子长大。1993年陈斌强从义乌师范毕业后,为了照顾家里年迈的奶奶,他毅然选择回磐安工作。2007年,妈妈得了老年痴呆症,丧失了生活能力。一天,陈斌强的姐姐无意中提到,妈妈清醒时说过,最大的愿望就是和儿子住在一起。陈斌强想起多年来妈妈对自己的付出,决心再困难也不丢下妈妈,他把刚刚两岁的儿子提前一年送进幼儿园,踏上了“带着母亲去上班”的路。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2)
50%
踩一下
(2)
5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中国法律网 版权所有 邮箱:service@5Law.cn 建议使用:1024x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 | 京ICP备2023040428号-1联系我们 有事点这里    [切换城市▲] 公司法
400-8919-913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法律咨询5分钟内回复
请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闭

关注网站CEO微信,与CEO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