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提升规划水平。按照城市发展新区及合川“三大奋斗目标”定位,论证修改城乡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加快推动合阳—草街片区与重庆都市功能拓展区有机衔接,完成合阳城东、思居片区控规编制。细化城市功能分区,北城打造商贸居住中心,南城打造行政文化中心,钓鱼城半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区域旅游休闲中心,花滩片区打造以高档居住、运动休闲为主的城市新区,小安溪及白鹿山片区打造以城乡互融、旅游配套为主的生态园区,高职教城片区打造以高等教育、文化创意为主的文化教育高地,渭沱片区、沙溪片区打造以港口、物流为主的工业配套服务区。坚持产城融合,立足功能定位,编制综合交通、城区给排水、绿地系统、城市照明等专项规划。严格按程序编制、调整规划,锁定规划控制区建设行为,严厉查处违法建设。 完善城市功能配套。坚持基础设施与城市开发同步,把握节奏、突出重点,有序推进沙溪、花滩、白鹿山、小安溪、农创园、高职教城等片区建设,稳步推进纯阳山、东津沱等片区棚户区改造。开工建设花滩大道二期、南津路等道路,建成小安溪滨江路、涪江四桥南北引桥、农创园嘉江路、嘉合大道。建成赵家渡堤防工程,整治城市排水防涝设施。扩建二水厂,加快改造弃管小区电力、燃气、给排水等危旧管网。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主城4G网络全覆盖。新建二郎桥、联滨路和文峰街3个农贸市场,推进一批公共厕所、垃圾站台等环卫设施提档升级,建成北城市政公园、东津沱滨江公园。注重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局、供给规模、建设时序与片区发展节奏相适应。新增新华幼儿园、大南街幼儿园南城分园、濮湖小学,扩建白鹿小学、瑞山中学、南屏中学,迁建盐井中学。建成区人民医院、宏仁医院并投用,完成妇幼保健院整体迁建项目主体。建成全民健身中心、南滨体育公园,增设体育活动设施。建成6个社区养老服务中心。高品质实施商住开发,尚信国际、新加坡风情度假酒店等标志性项目加快推进。 着力改善城市形象。加强对建筑形态、风格、色调管控,注重城市山脊线、天际线、滨水岸线的规划和保护,按照重要地区规划设计“1535”控制原则,精心塑造三江六岸滨水风貌带,努力创造丰富的公共开敞空间。深化“五城联创”,巩固国家卫生区、重庆森林城市创建成果,启动创建全国生态区、全国文明城区。巩固两个“1+N”国卫创建工作机制和城市精细化管理长效机制,优化健全城管考核办法,着力加强城乡结合部、背街小巷等重点区域管理,进一步提升网格化、精细化管理水平。着力净化、畅化、亮化、美化城市,完成牟山、蒲家沟垃圾处理场整治,开展脏车清洗、水域清漂、小区环境等专项整治;强化城市标识系统建设,加强交通组织,治理易堵路段和节点,规范车辆停放管理,提高通勤效率;抓好新建道路的路灯建设管护,消除城市无灯区;打造背街小巷绿化休闲小品,抓好城区公园、绿化管护,不断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四)稳步推进农业提升工程,推动现代农业提质增效。以保供增收为核心,坚持效益优先,强化统筹创新,突出示范带动,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大力发展优势特色农业。科学布局、大力发展优质粮油、蔬菜、水产、畜禽、经果五大产业。围绕重庆优质粮油基地和主城菜篮子基地建设,在国道省道沿线、三江六岸、华蓥山、龙多山等区域,建成一批标准化、集约化和规模化种养殖示范区,提质打造合肖路优质粮油、三江及双龙湖流域生态水产、渝南路百里枇杷长廊、太大路伏淡季水果等产业带,确保粮食生产和供给安全,保持粮食产量、生猪出栏、水产产量全市龙头地位,蔬菜、水果等主要农产品增产增收。加强农业服务,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积极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农业机械化率达45%,机收率达80%以上。大力培育地方特色品牌和名牌产品,做响合川黑猪、香猪、白山羊等品牌,新增“三品一标”产品20个,新创8个著名商标和品牌。进一步加强监测监管,确保农产品质量和安全。 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园区。重点推进现代农业园区云门、龙市2个核心园,集中建设万亩级示范园1个、5000亩级示范园2个、3000亩级示范园3个,打造市级示范园2个。其他各镇街因地制宜发展2000亩以上特色农业园。优化提升规划,注重产业取向、功能配套与整体风貌打造,做到基础设施和服务配套设施统筹规划、同步建设。创新推进模式,坚持政府引导、业主主体、市场运作,进一步优化园区管委会运行机制,组建平台公司,发挥涉农资金和项目、政府投入的杠杆作用,着力引进龙头企业入驻,分步实施,加快推进,确保10个以上示范园在今年“五一”前建成开放。强化联动增效,突出现代农业主题,结合城乡统筹示范、乡村旅游度假、休闲观光体验等多种功能,大力发展旅游观光农业和设施园艺农业,打好“以工促农、农商互动、农旅结合”牌,通过联动融合发展做长链条、做大效益。 完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以产地批发市场建设为重点,逐步完善区、镇街、村社三级农副产品市场体系,加快引进培育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农副产品交易中心,设立农贸市场自产自销区,完善社区超市、直营直供店等零售点,提高农产品有组织流通的销售份额。积极培育新型流通经营主体,鼓励发展运销大户、营销合作组织,提高农产品流通的组织化程度。加强特色农产品宣传营销、展销促销,提高合川农产品影响力。推进农超、农校、农商对接,加快发展冷链物流、订单农业、电子商务等流通方式,拓展市场空间。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