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依托现代农业园区、特色农业园,围绕农产品就地转化,有针对性地引进一批大型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择优扶持壮大一批成长性好、发展势头强、辐射带动面广的本地企业,发展区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5家。建成肉牛屠宰及产品深加工生产线、大正思居饲料厂10万吨生产线等项目,开工建设枇杷深加工厂,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规模化、基地化,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和附加值。 (五)以促进旅游消费为重点,推动现代服务业上档升级。强化全城全域理念,加快推进中国知名旅游城市建设,以旅游带动服务业升级配套,促进消费上档提质。 全域推进旅游开发工程。提速景区建设。围绕打造世界级、国家级旅游精品,高水平编制钓鱼城半岛规划,力争招商取得重大突破。以钓鱼城创5A为抓手,加强文物保护、景点打造和环境优化,提质推进精品景区建设,申遗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涞滩古镇优化旅游规划,科学开发下涞滩和滨水旅游,推进游客中心、下殿文物保护、六祖殿堂等项目,打造“中国知名旅游古镇”,创建4A级景区。启动三江水上旅游开发,培育九峰山、龙多山等旅游新品。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打造一批集观光、休闲、度假、健身于一体的旅游名品。强化宣传营销。坚持立足川渝、辐射西南、面向全国、放眼世界,加强区域旅游协作,健全宣传营销体系。开通合川旅游直通车,积极参加旅游推介会,举办钓鱼城旅游文化节等活动,筹拍《钓鱼城》电视剧和纪录片,加快提升合川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优化要素配套。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围绕“吃住行游购娱”,优化旅游功能设施布局,推动餐饮、住宿等服务业上档升级,全城景观化目标向前推进一大步。提质打造文峰街等美食娱乐街区,建成8—10家商务酒店和旅游星级饭店,完善旅游标识,开发2—3个旅游特色商品,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注重以景区建设带动周边交通、居住、环卫、水电气供应等条件改善,探索旅游城市管理新机制,引导群众养成文明习惯,培养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不断提高旅游发展综合效应。 加快推进三产提档工程。大力发展城乡商贸。推进宝龙、海润、新世纪等城市商业体建设,引导传统商业中心提档升级,建设一批社区便民商业设施,促进城市商贸业集聚发展,增强消费人气。培育壮大专业市场,积极推进中塑博美项目建设,引进并做大做优汽摩、机电、生产资料等专业市场,大力发展会展经济,扩大商业辐射范围。推进镇级商业中心建设,打造“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示范点30个,促进农村商贸提质增效。加快发展金融、总部经济、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大力引进地方银行金融机构,发展担保、信托、小额贷款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加强金融宣传和行业监管,规范投融资公司经营行为,严厉打击非法金融业务,促进金融业健康发展。编制总部经济发展规划,出台总部企业认定标准,建立分类扶持机制,新增一批总部企业,推动总部经济集聚发展。规划建设电子商务基地,积极引进知名电商入驻合川,引导区内传统企业开展网络营销,推进电子商务集聚发展。大力培育会计审计、建筑设计、咨询评估等生产性服务业和社会养老、健康保健等生活性服务业。 (六)大力实施交通基础夯实工程,进一步提升区位优势。立足配套两江、融入主城、承接成渝,加快推进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布局和互联互通,建设重庆北部综合交通枢纽。 加快建设对外通道。推进“一枢纽四干线两支线”铁路网建设,力促兰渝铁路投入试运行,加快火车站站房及货场扩建,启动谋划铁路公交化枢纽站,力争重庆—合川、合川—永川市域铁路项目开工。推进“一环四干线”高速路网建设,铜合高速建成通车,渝广高速合川段完成总工程量的40%,三环合长段开工建设,合川至潼南高速公路启动前期工作,稳步推进城市外环建设。推进“一干两支”航运网和“六客六货”综合港口体系建设,开工建设利泽航运枢纽,建成涞滩等码头3个。 强力推进区内畅达。推进“六纵六横”骨干路网建设,结合高速公路,围绕产业发展,优化完善骨干道路规划,力争官渡大桥开工建设,启动川东路改造,完成杨东路、三七路等9条干线公路改造升级。新建成农村公路100公里,解决30个撤并村通达问题,提高农村路网通达通畅深度。协调发展城乡客运。统筹规划城乡客运场站设施和运营班线,完成综合换乘枢纽选址论证及方案设计,建成110个公交停靠站,优化、延伸城市公交线路,扩大城区公交覆盖范围,更新一批公交车辆,打造城市公交示范线。大力实施农村道路生命安全工程,安装防撞护栏50公里,稳步发展农村客运,行政村通客车率92%,让群众安全方便出行。 切实加强交通管理。坚持建设与管理并重,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过程监管,严格规范建设程序,落实镇村网格化公路养护责任,强化超载超限治理。加强道路交通、水上交通监管,严厉打击非法营运,规范客运市场管理。加强车管所建设,完善机动车驾驶培训行业发展规划,严格驾驶培训学校审批,规范驾驶培训行业管理。 (七)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按照生产集约高效、生活宜居适度、生态山清水秀的总体要求,加强镇村发展能力建设,科学有序、积极稳妥扎实地推进新型城镇化。 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土地流转制度,保障农民土地收益,新增土地流转2万亩。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共同发展,支持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劳动力、农业补贴等要素入股组建新型股份合作社,发展农村新型股份合作社10个、专业合作组织10个。以农民工为重点,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推进农村金融服务,扩大涉农贷款规模和农业保险覆盖面。 推动小城镇协调发展。结合新的功能定位,围绕“主城区—中心镇—重点镇—一般镇”城镇体系,推进建制镇总规修编,实现分工合理、规模适度、协同发展。坚持量力而行,科学推进道路、管网、环卫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场镇功能,增强城镇综合承载和辐射能力。坚持因地制宜,发挥区位、产业、资源等优势,推进工业型、旅游型、商贸型、现代农业型等特色镇差异发展,繁荣活跃镇域经济。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