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题登录时间,11月11日--14日14:00。 注:本《选题》仅供宁大法律系学生参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事先准备情况拟定选题上报,但该选题是否可以写作要等你的指导教师批准。
此处不可以评论。论题,要登录在你所在的学校及专业之下,例如法律系09级。
填错的论题将被我删除。
一、法理学 1.法的共同性初探 2.法与社会:对我国法理的社会学透视 3.论人治与法治 4.略论法治的经济起点 5.关于党的政策和法的关系问题 6.略论法制现代化的概念、模式和类型 7.法治合理性的内涵及其意义 8.论程序正义在司法公正中的地位和价值 9.现代自然科学方法对法学方法论的启迪与更新 10.权利义务关系考察 11.略谈法律意识 12.谈法律的补救 13.效益与公平:社会的永恒课题 14.略论法律无主义的社会基础 15.论法的本质属性 16.论英美法的务实与创新的精神 17.浅析进一步加强对人权的法律保护 18.试析健全我国授权法律制度的现实性和必要性 19.完善我国立法监督体系的探讨 20.保证司法独立、维护司法公正 21.论市场经济与法治的关系 22.论法治的基础 23.法律文化与法治
二、宪法学 1.强化宪法权威与保证宪法实施 2.试论公民权利和国家权力的关系 3.对我国私有财产权宪法地位的思考 4.公民基本权利的司法救济探讨 5.私有财产修宪问题研究 6.试论宪政与民主 7.论宪法对社会经济的调控作用 8.完善我国宪法监督制度问题探讨 9.树立宪法权威与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0.论宪法的司法适用性 11.民族自治地方立法权探讨 12.试论国家权力的合理配置 13.对中国宪政运动的反思 14.论公民基本权利与基本义务的关系 15.人大个案监督问题探讨 16.试论我国特别行政区制度 17.论我国选举制度的完善 18.试论加强和改善党和国家机关的关系 19.人权与公民基本权利保障之探讨 20.试论现代宪政发展的趋势 21.我国宪法的权威性问题 22.宪法的司法化问题 23.我国宪法违宪审查制度的完善问题 24.究竟谁来行使违宪审查权,更有利于维护宪法权威 25.宪法究竟是公法还是私法? 26.宪法能否“私法化”?(宪法的“私法化”问题) 27.公民宪法权利的保障问题 28.什么是宪法精神?如何保障和维护宪法精神? 29.宪法的作用问题 30.人权入宪的意义 31.政治文明与宪政 32.宪政与宪法的关系 33. 我国宪法解释基本问题研究 34. 论表达自由 35. 违宪审查与我国的宪法监督 36. 中国村民自治的宪法学思考 37. 论紧急状态下的宪法效力 38. 我国宪法修改问题研究 39. 我国选举制度及其完善 40. 宪法权利限制问题研究 41. 宪法中的公民迁徒自由权 42. 关于我国公民财产权研究
三、民法学 1、论隐私权的民法保护 2、论人格权的民法保护 3、试论民事权利的本质 4、试析合同制度中的情事变更原则与不可抗力的适用 5、析民事责任制度中的债不履行责任 6、试论有限合伙制度在我国确立之必要 7、试析违约责任中可预见原则 8、试论我国物权立法保护的发展与变化 9、试析担保法律制度 10、试论民事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 11、中国婚姻无效制度的构想 12、离婚制度若干问题探析 13、消费者法律保护若干问题研究 14、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浅议 15、电子合同的证据与效力 1.论民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2.论民法对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意义 3.论民法对人身权的保护 4.论民法对财产权的保护 5.论我国人身权制度的完善 6.论我国物权法制定的原则 7.论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意义 8.论民法与商法的关系 9.论民法与经济法的关系 10.论民事法律关系的制度意义 11.论我国的民事主体制度 12.论法人制度对于我国企业改革的理论与制度意义 13.论合伙的法律地位 14.论合伙财产的法律性质 15.论法人内部治理制度 16.论法定代表人的代表权 17.论民事法律行为的构成要件 18.论意思表示 19.论法律行为的分类及其意义 20.论物权行为 30.论代理制度对于市场交易的意义 31.论表见代理 32.论代理中的连带责任 33.论代理权的取得与行使 34.论无权代理 35.论民事权利体系 36.论人身权体系 37.论民法中的物权体系 38论诉讼时效制度的意义 39论诉讼时效制届满的效力 40论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 41论民法中的归责原则 42论过错责任原则 43论无过错责任原则 44论民事责任的特征与功能 45论所有权在物权体系中的地位与功能 46论所有权与所有制的联系与区别 47.论所有权的取得方式 48.论所有权的限制 49.论用益物权体系 50.论我国的不动产物权体系 51.论我国的土地物权制度 52.论我国农业土地物权制度的完善 53.论地役权 54.论典权 55.论担保物权体系 56.论抵押权的设定与效力 57.论质押的客体 58.论权利质押的特征 59.论留置权的特征的意义 60.论相邻关系的处理原则 61.论相邻关系与地役权的比较 62.论共有 63.论共同共有与按份共有的比较 64.论占有制度的意义 65.论物权的效力 66.论物权的支配效力 67.论物权的追及效力 68.论物上请求权 69.论物权与债权的区别 70.论物权法定原则 71.论一物一权原则 72.论物权的公示公信原则与交易安全保障的关系 73.论债的特性 74.论债权的相对性 75.论债权的效力 76.论债权的履行原则 77.论债的分类及其意义 78.论多人数之债 79.论债的转移制度 80.论债权人的代位权 81.论债权人的撤销权 82.论双务合同中的履行抗辩权 83.论《合同法》制定的意义 84.论合同自由原则 85.论合同法中的鼓励交易原则 86.论合同的解除 87.论缔约过失责任 88.论违约责任制度的特征与功能 89.论继续履行 90.论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 91.论情势变更原则 92.论合同中的第三人 93.论第三人侵害债权 94.论不当得利 95.论无因管理 96.论民法的诚实信用原则 97.论民法基本原则的功能 98.论宣告失踪与宣告死亡的比较 99.论监护人的权利、义务与责任 100.论民法的私法属性 101.论法人分类的意义 102.论动产与不动产分类的意义 103.论财团法人 104.论取得时效制度 105.论动产的善意取得 106.论悬赏广告的法律效力 107.论格式合同(标准合同) 108.论合同解释原则 109.论有限合伙 110.论隐名合伙 111.论买卖合同的特征与意义 112.论隐私权 113.论名誉权 114.论精神损害赔偿 115.论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 116.论无效民事行为 117.论可撤销的民事行为 118、诚实信用原则价值功能研究 119、民法与市民社会的关系 120、论民事权利的滥用 121、民事行为能力制度的适用范围 122、民法上物的范围研究 123、民事权力能力研究 124、法人人格之独立与否认 125、双务法律行为之特质 126、民事法律行为的含义及效力分析 127、违法性法律行为之效力之研究 128、论无效法律行为的法律后果 129、表见代理研究 130、隐名代理研究 131、诉讼时效若干问题研究 132、私力救济制度的法律思考 133、论民法漏洞的补充方法 134、物权行为理论评析 135、拾得遗失物制度比较研究 136、论建筑物区分所有权若干问题 137、我国土地征收制度研究 138、论特殊留置权 139、论占有 140、论我国抵押担保制度及其完善 141、物权变动的公示与公信原则比较研究 142、善意取得制度研究 143、论物权法的发展历史与我国物权法的制订
婚姻家庭法
一、婚姻家庭法的基本价值
(一)婚姻和家庭是什么
(二)婚姻家庭的价值和地位
(三)婚姻家庭法是什么
(四)婚姻家庭法的道德基础
(五)婚姻家庭法的未来
二、婚姻利益论
(一)婚姻利益的分类
(二)婚姻利益解释:以社会或者国家为视角
(三)婚姻利益解释:以个体为视角
(四)婚姻利益分配与婚姻法律制度设计
三、婚姻本质论争
(一)关于婚姻本质的论争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婚姻本质的观点
(三)我国法学界的立场
四、婚姻的法律模式理论
(一)婚姻是一种身份
(二)婚姻是契约
(三)婚姻是一种财产
(四)婚姻是一种信托
(五)婚姻是一个法律实体或主权
(六)婚姻是伦理爱情
(七)婚姻是一种制度
五、婚姻法与人权
(一)结婚是否属于宪法权利
(二)对结婚当事人性别的限制
(三)健康作为结婚资格与婚前健康检查
六、配偶权和夫妻忠实问题
(一)配偶权研究
(二)夫妻忠实问题
(三)夫妻忠实协议效力研究
七、生育问题与生育权
(一)生育与生育权的由来
(二)中国法学界对生育权概念的争论
(三)生育权的法律性质
(四)夫妻之间的生育问题
(五)单身公民的生育问题
(六)生育争议诉讼研究
八、夫妻财产制的功能和适应性
(一)婚姻财产制的地位和功能
(二)夫妻财产制的中国社会环境
(三)夫妻财产制在中国的适应性
九、法定离婚理由与离婚法改革
(一)世界离婚法改革的基本历程
(二)从过错离婚到无过错离婚
(三)离婚法改革评述
(四)法定离婚理由的国际比较
(五)中国离婚法改革及其对离婚的影响
(六)我国诉讼离婚的法定理由
(七)诉讼离婚原因实证研究
十、离婚时夫妻财产分割
(一)离婚时夫妻财产分割的技术性问题
(二婚姻住所与离婚时房屋分割
(三)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的分割
(四)离婚时知识产权的处理
(五)学历和职业资格证书能否视为“财产”予以分割
十一、离婚损害赔偿
(一)离婚损害赔偿制度价值争议
(二)现行离婚损害赔偿的性质
(三)现行离婚损害赔偿的构成要件
(四)离婚损害赔偿的主体
(五)离婚损害赔偿的范围和标准
(六)离婚损害赔偿的适用
十二、儿童权利保护研究
(一)亲子法的基础
(二)亲权及其与监护的争议
(三)外国亲子法研究
(四)探望权制度研究
(五)亲子鉴定及其在亲属法上的意义
(六)亲子关系争议及其解决
(七)保护儿童立法的国际经验
十三、非婚同居
(一)非婚同居的概念
(二)非婚同居的性质和法律地位
(三)西方国家的非婚同居现象及其原因
(四)西方国家调整非婚同居的法律政策
(五)中国法律政策应对非婚同居的立场
十四、同性恋与同性结合问题
(一)同性恋问题的由来
(二)同性恋与同性结合的合理性和合法性争议
(三)北美对待同性恋与同性结合的社会法律政策
(四)欧洲的同性恋和同性结合运动与国家法律社会政策
(五)亚洲的同性恋和同性结合问题与社会法律政策
(六)中国的同性恋问题与政策法律
十五、生物技术对婚姻家庭伦理与法的影响
(一)与婚姻家庭有关的生物技术
(二)人工生殖技术带来的伦理和法律挑战
(三)人工生育带来的婚姻家庭法律问题
(四)中国应对涉及生物技术之婚姻家庭问题的法律政策评述
四、商法学 1. 商的本质论 2. 论商事法律关系的基本特征 3. 论商法的基本原则 4. 商法经营自主原则研究 5. 商人的法律内涵研究 6. 商业登记制度的法律意义 7. 民商合一立法模式的理论思考 8. 民商分立法模式的理论思考 9. 论商法的法益目标 10. 商业信用论 11. 诚实信用原则研究 12. 论民法的商法化 13. 商法诚实信用原则研究 14. 论商法的现代发展(现代化) 15. 商事代理制度浅析 16. 商事法律行为的个性特征 17. 现代商事主体研究 18. 论信用 19. 法人制度论 20. 个人独资企业的法律地位研究
五、刑法学 1.基础 《社会危害性理论批判》 《中国刑法学苏俄化的表现及其后果》 《“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论刑法第13条但书》 《论少数民族习惯与刑法的冲突》 《论中国刑法中的“口袋罪”弊端之克服——以滥用职权罪为例》 2.刑法基本原则 《“法条的可能文义”范围之界定——论罪刑法定原则实现的具体规则》 《“主客观相统一”原则反思——对司法实践中“主观判断先于客观判断”倾向的批判》 《论刑法上的责任主义》 《从国家保护与私力救济的界限论刑法之谦抑性原则》 3.刑法解释 《论扩张解释与类推解释的的界限》 《论“存疑时有利于被告人”的刑法解释规则》 《论当然解释规则:举重以明轻,举轻以明重》 《论中国刑法学形式解释论与实质解释论之争》 4.刑法空间效力 《刑法上普遍管辖原则与打击恐怖主义犯罪》 《刑事管辖权的区际冲突:内地与特别行政区/大陆与台湾地区之间》 《刑事管辖权的区际冲突:内地与台湾地区之间》 《论外交代表的刑事豁免权》 《论引渡的规则》 《论外国刑事判决的承认与执行》 5.刑法时间效力 《论禁止溯及既往原则的例外》 《论中间时法的适用》 6.国际刑法 《中国加入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的可行性分析》 《论灭绝种族罪》 《论反人类罪》 7.犯罪论体系 《从案例看耦合式犯罪论体系的缺陷》 《我国引入大陆法系阶层式犯罪论体系之可行性论证》 《“犯罪主体”作为犯罪构成要件适当性的检讨》 8.主观构成要件 《论刑法上的严格责任》 《论刑法中的事实认识错误》 9.违法性阻却事由 《论警察的正当防卫——以限制警察开枪权力为视角》 《论假想防卫的处理》 《论紧急避险的限度条件》 《论紧急避险主体的排除性条件》 《论自救行为》 《论义务冲突》 《从被害人学角度论被害人承诺》 10.有责性 《论原因中自由行为》 《论精神障碍犯罪人的处遇》 《论法律认识错误(违法性认识)对刑事责任的影响》 《论诱惑侦查与刑事责任》 11.单位犯罪 《评我国刑法中单位犯罪的立法缺陷》 《论单位犯罪与自然人犯罪的区分》 《论单位共同犯罪》 12.共同犯罪 《论承继的共同正犯》 《论过失共同正犯》 《论片面共犯》 《论共同犯罪的中止》 《论共同犯罪中的实行过限》 《论教唆未遂——兼评我国刑法第29条第2款》 《论雇凶犯罪者的刑事责任》 13.未完成罪 《论未遂犯之“着手”的认定》 《论未遂犯与中止犯的界限》 《论情节犯的未遂》 14.不作为犯 《论不作为犯的处罚根据》 《论不作为犯的作为义务来源》 《论不作为犯的实质化:保证人地位研究》 《论不作为的共同犯罪》 15.过失犯 《间接故意与轻信过失的区分》 《论信赖原则对过失犯成立的意义》 《论监督过失》 《论管理过失》 16.特殊犯罪形态 《论义务犯与支配犯》 《论持有犯》 《论情节加重犯》 《论数额犯》 《论目的犯》 《论身份犯》 17.刑罚体系 《论刑事处罚与行政处罚的关系》 《日额罚金制研究:比较法视角》 《论以没收财产偿还犯罪人债务:刑法第60条探究》 《没收犯罪工具:借鉴英美法的研究》 18.死刑 《杀一儆百?——死刑威慑效应的实证考察》 《死刑存废的地区性分析:以×洲为例》 《从区域一体化看死刑废除:以欧盟为例》 《从欧洲废除死刑进程看死刑存废与民意的关系》 《论死刑(立即执行)的适用条件》 《论死缓的适用条件》 《论死刑适用的程序限制》 19.量刑 《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研究》 《免予刑事处罚的适用条件研究》 《论量刑中的被害人责任因素》 《犯罪人赔偿被害人情况对量刑的影响》 《民愤对量刑的影响:实证考察/个案观察》 《特别减轻处罚(刑法第63条第2款)研究》 《论加重情节与减轻情节竞合的处理》 20.刑事政策 《刑事和解制度初探》 《恢复性司法在×国——兼论中国借鉴之可行性》 《严刑峻法带来和谐社会?——新加坡刑事政策探究》 《新加坡鞭刑制度研究》 《贫富差距与刑事政策》 25.危害公共安全罪 《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从借鉴台湾刑法第185条相关理论与判例的角度》 《打击恐怖主义犯罪的国际合作》 《论后“9?11”时代的中国反恐政策》 《论危险驾驶的刑事处罚》 《论“飙车”的刑事责任》 《论醉驾肇事的刑事责任》 26.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论传销犯罪》 《论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 《论虚假破产罪》 《论贷款诈骗罪与贷款纠纷的区别》 《从TRIPs规定看侵犯知识产权罪的立法完善/司法适用》 27.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论隐私权的刑法保护:比较法的视角》 《论绑架罪实行行为之争》 《论故意杀人罪与故意(致死)伤害罪的界限》 《参与自杀的刑事责任问题》 《论刑法分则中的“暴力”的不同含义》 《论刑法分则中的“胁迫”的不同含义》 《两小无猜?——<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6条解释与适用》 《论非法拘禁罪之结果加重犯(第238条第2款前段)》 《论非法拘禁罪之转化犯(第238条第2款后段)》 《强奸罪与嫖宿幼女罪的关系》 《论强奸罪的强迫要件:违背妇女意志》 《男性性权利的刑法保护——从比较法看强奸罪的对象要件》 《论侮辱罪的“公然”要件》 《遗弃罪中“扶养义务”的界定》 《遗弃罪与不作为之故意杀人罪的区分》 《论少数民族权利的刑法保护》 《论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 《侵犯宗教信仰犯罪比较研究》 28.侵犯财产罪 《论网络时代的盗窃罪对象:以手机“靓号”为例》 《论侵犯财产罪的“非法占有目的”》 《被害人学视野中的诈骗罪》 《盗窃罪与诈骗罪的区分:基于真实案例的分析》 《盗窃罪与侵占罪的区分:基于真实案例的分析》 《抢劫罪与抢夺罪的区分:基于真实案例的分析》 《抢劫罪与敲诈勒索罪的区分:基于真实案例的分析》 《背信罪比较研究》 《论背信运用受托财产罪》 29.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论伪造文书犯罪》 《论传授犯罪方法罪》 《论煽动型犯罪》 《论制造社会恐慌的犯罪:刑法第291条之一探究》 《论开设赌场罪》 《动物福利与犯罪:虐待动物犯罪的比较法观察》 《论利用网络实施的淫秽物品犯罪》 《论中国刑法中的无被害人犯罪:现实与争议》 30.贪污贿赂罪 《论贪污罪的“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要件》 《贪污罪中“回扣”问题的认定》 《受贿罪“为他人谋取利益”研究》 《行贿罪“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研究》 《论斡旋受贿》 《论事后受贿》 《论单位实施的贿赂犯罪》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中的司法认定问题》 《论私分国有资产罪中“国有资产”的认定》 《从<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看我国贪污罪立法完善及司法适用》 《从<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看我国贿赂罪的立法完善及司法适用》
六、行政法学 1.论行政裁决 2.论行政行为的效力 3.国家公务员考选制度研究 4.行政违法及对策研究 5.论行政法及对策研究 6.论我国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7.行政听政理论研究 8.论行政诉讼检察监督 9.论行政复议制度的完善 10.行政立法原则分析 11.论行政指导 12.行政法中的控权论 13.入世与我国行政诉讼制度的完善 14.论行政程序的基本原则 15.行政补偿制度研究 16.行政处罚证据研究 17.行政复议证据研究
七、公司法学 1. 公司机制设计中职工利益的保护问题 2. 公司资本金制度研究 3. 母子公司的关系问题研究 4. 一人公司问题研究 5. 公司制度对小股东利益保护问题 6. 无形资产出资的形式与限制 7. 公司的转投资问题 8. 公司经理权限研究 9. 公司债务保证问题 10. 公司股东资格的继承问题 11. 国有独资公司问题 12. 股东有限责任研究 13. 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研究 14. 独立董事制度与监事会制度比较研究 15. 公司债权人利益的法律保护问题 16. 公司治理结构的现代化 17. 论公司的社会责任 18. 论对控股股东的法律制约 19. 公司董事的法律地位及权利义务 20. 公司取得自己股份法律问题研究 21. “经济股票期权”制度的法律分析 22. 公司设立阶段的法律问题研究 23. 上市公司退市机制研究 24. 竞业禁止规则的法律研究 25. 公司章程的法律性质及其效力研究 26. 股权与公司所有权关系问题研究 27. 论有限责任与维护交易安全 28. 公司治理结构的现代化安排 29. 股权转让中的法律问题研究 30. 论公司少数股东的诉讼提起权 31. 论公司董事的法律责任 32.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 33. 公司董事长与总经理关系问题研究 34. 现代企业制度研究 35. 公司法人治理研究
八、债法学 1.论债的本质 2.论债的特征 3.论见义勇为与无因管理关系 4.论受领迟延之权利与义务 5.无权代理中相对人催告权和撤销权 6.承诺期内发出的迟到的承诺研究 7.合同效力研究 8.论合同缔结过程中的要约与要约邀请 9.无处分权合同的效力研究 10.论合同自由原则 11.论合同正义原则 12.缔约过失责任制度研究 13.合同情势变更制度研究 14.违约损害赔偿制度研究 15.严格责任论 16. 违约责任中精神损害赔偿探析 17. 可撤销、可变更合同研究 18. 无效合同研究 19. 论合同附随义务 20. 效力未定合同研究 21. 撤销权制度研究 22. 代位权制度研究 23. 双务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权制度研究 24. 合同保全制度研究 25. 论合同解释原则 26. 分期付款合同研究 27. 最高额抵押合同研究 28. 论诚实信用原则在现代契约法中的地位
九、证券法 1. 股票权利的法律性质及内容研究 2. 证券发行审核制度研究 3. 证券的发行价格机制研究 4. 论证券的公募与私募 5. 论证券上市的法律规制问题 6. 上市公司信息公开制度研究 7. 公司债券发行的法律问题研究 8. 公司股票发行的法律问题研究 9. 上市公司收购问题研究 10. 证券内幕交易行为及其对策 11. 证券交易垄断行为及其法律对策 12. 上市公司收购法律问题研究 13. 资产证券化法律制度研究 14. 开放式基金法律制度探析 15. 股票期权交易制度研究 16. 股票期货交易制度研究 17. 证券发行法律制度研究 18. 证券监管法律制度研究
十、婚姻法 1、 我区农村婚姻家庭现状与我国现行法律规定之比较研究 2、 我区农村妇女继承权问题探讨 3、 青少年网婚(网络婚姻)背后的法律思考 4、 论无效婚姻的相对无效 5、 我区农村婚姻家庭现状及成因分析 6、 试论侵犯夫妻财产权的法律救济 7、 试论婚姻当事人一方侵犯对方财产权益的法律救济 8、 对我国法定财产制的立法完善 9、 我区农村妇女财产权问题探讨 10.经济补偿制度的适用与贫困地区已婚妇女权益的保障 11.贫困地区离婚损害赔偿懂事责任方式的选择 12.可撤销婚姻的法律后果问题研究 13.贫困地区已婚妇女继承权问题探析 14.贫困地区已婚妇女生育观念、生育行为对实施《计划生育法》的影响 15.少数地区已婚妇女生育权的保障与实现问题 16.内地与港、澳、台收养关系的成立与生效问题比较研究 17.遗产的范围问题研究 18.探望权法律制度保障问题研究 19.探望权纠纷中子女法律地位问题研究
十一、国际私法学 1. 论国际私法的国际性 2. 国家豁免问题研究 3. 外国人民事法律地位的历史变迁 4. 论属人法原则的局限性 5. 法律冲突及解决办法 6. 反致制度研究 7. 法律规避及其效力研究 8. 论国际私法上的公共秩序保留原则 9. 国有化问题研究 10. 论国际私法中的法律原则 11. 国际破产宣告的法律效力 12. 国际统一实体法法律地位研究 13. 国际诉讼的管辖问题研究 14. 论国际商事仲裁中的法律适用问题 15. 论国际私法的统一化运动及其障碍
十二、票据法学 1. 论票据权利 2. 论空白票据的效力问题 3. 论票据上的利益返还请求权 4. 论票据的无因性 5. 论票据权利保全 6. 论票据行为的效力要件 7. 票据抗辩法律制度研究 8. 票据丧失及其法律补救 9. 票据追索权论 10. 票据背书制度研究
十三、金融法 1. 金融监管制度研究 2. 信托投资制度研究 3. 储蓄合同法律关系研究 4. 信用卡法律制度研究 5. 论信用卡支付中的法律问题 6. 信托投资法律制度研究
十四、破产法 1. 个人破产制度研究 2. 破产和解制度研究 3. 论破产债权
十五、国际经济法 1. 国际经济法涵义再探 2. 跨国公司法律地位与再探付 3. 经济一体化与国际经济法的发展 4. 国际经济法与国际经济新秩序 5. WTO在中国的适用 6. WTO争端解决制度 7. 对国际贸易术语的法律思考 8. 海上货物运输合同中的当事人 9. 海上保险中的委托问题 10. 我国入世后环境与贸易问题的法律审视 11. 论投资自由化规则 12. 跨国破产问题研究 13. WTO规则与中国外资法重构 14. 全球金融服务自由化与金融监管法律问题探究 15. 论金融全球化对国家货币主权冲击 16. 论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 17. WTO知识产权协定及其国内适用 18. 论税收竞争的法律后果 19. 两岸四地建立更紧密贸易关系的法律思考 20. 21世纪深海底资源开发与海洋环境保护 21. 反恐怖法律对策 22. 伊拉克战争对国际经济的冲击和影响
十六、外国法制史 1. 伊斯兰法对现代中东国家法律的影响 2. 自由心证原则发展研究 3. 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的分歧与融合 4. 衡平法研究 5. 罗马物权法与现代大陆法系物权法的继承与更新 6. 美国宪法发展研究
十七、诉讼法学 1. 论民事案件的主管 2. 论协议管辖 3. 论民事诉讼中的代表人诉讼 4. 论民事诉讼中的财产保全 5. 论执行异议 6. 论涉外民事诉讼的一般原则 7. 论刑法中的疑案处理 8. 论预审审判在中国刑诉中的意义 9. 论刑事诉讼中被告人的诉讼地位 11. 论被告人的沉默权 12. 论我国新刑诉法下诉讼构造的特点 13. 论强制措施的修改
十八、环境法 1. 环境侵权的民事救济问题研究 2. 论环境公益诉讼 3. 环境公众参与原则研究 4. 环境责任研究 5. 环境保护公司环境权问题探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