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网
法律通行证: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律师加盟热线:400-8919-913   律信通 律信通  
律师
公众 咨询 贴吧
律信通 案件委托
频道 房产 婚姻 交通事故 保险 建设工程 劳动
留学
公司 合同 刑事辩护 医疗 知识产权 工商
新闻 宽频 文书 常识 案例
法规 专题 杂志 百科 论文
查找全国各地律师: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点击各城市名拼音首字母查找律师 公众找律师,信赖律信通!律师做宣传,首选律信通!

南京的民国建筑(11)

时间:2013-07-24 23:39来源:互联网 作者:admin 点击:
1931年、1933年、1935年,国民政府考试院分别进行了第一、二、三届高等文官考试(简称高考);1936年举行了一次临时高考,一般称作第四届;1939年,在重庆举行了一次高考,称作第五届。此后,不定期举行,每年至少

    1931年、1933年、1935年,国民政府考试院分别进行了第一、二、三届高等文官考试(简称高考);1936年举行了一次临时高考,一般称作第四届;1939年,在重庆举行了一次高考,称作第五届。此后,不定期举行,每年至少一次。考试的种类有普通行政、财务行政、教育行政、警察行政、司法官、外交宫领事官、经济建设行政、卫生行政、会计行政、土木工程、电机工程、化学工程等。考试的程序分为三试:第一试为一般科目,第二试为专业科目,第三试为口试。第一试不及格,不得参加第二试,第二试不及格,不得参加第三试。以普通行政为例,第一试科日为国文、公文、总理遗教(包括三民主义、建国方略、建国大纲及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宪法(约法)、中国历史、中国地理、政治学、经济学。第二试为行政法、民法、刑法、地方自治概要、经济政策、财政学、国际法。参加高等考试的主要对象是大学毕业生,还有北大、清华、南开、中大等大学的研究生以及自费留学欧美的大学毕业生。抗战胜利后,考试院迁回南京,但暂停举行高考。考试院自成立至1949年南京解放,录取考生总人数约为五千人,尤以前三届为盛。

    考试院占地面积103589平方米,始建于1930年,至1949年止,建筑面积达8277平方米,工价六十余万元。

考试院的建筑按东、西两条平行的中轴线排列

    东部分别为泮池、大门、武庙大殿(即武德楼)、宁远楼、华林馆、图书馆书库、宝章阁等。

    淬池:在东大门的正前方,呈半月形,又名月牙池。

    东大门:现为南京市政协大门。共有三个门洞,拱券形;重檐歇山顶,顶覆绿色琉璃瓦;钢筋混凝土结构。大门下部仿须弥座,上部梁枋、斗拱、檐椽等均施以彩绘。国民政府时期,中门之上的两重檐之间挂有戴季陶书写的“考试院”三个金字直额。值得注意的是门口站岗的卫士与众不同:他们穿着黑色的制服,手里没有枪,腰间也没有武装带,但却在腰间挂有一柄宝剑,显得文质彬彬。汪伪时期,东大门中门之上篆书“和平建国”四字横额,两重檐之间挂起了竖写的“外交部”的牌子。

    武庙大殿:武庙又名武夫子庙。它是明朝初年建立的十庙之一,因祀奉关羽而得名。始建于明朝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清朝时期改为江宁府学,咸丰年间毁于战火;同治年间江宁府学迁至朝天宫,在废墟上重建武庙,重建的武庙建筑群包括伴池、大门、大殿、后殿、左右配殿及廊庑。现存武庙大殿建立在高大的青石台基之上,重檐歇山顶,砖木结构,面阔七间24米,进深九檩16米。红门红柱红窗,屋顶覆盖绿色琉璃瓦。民国时期将其内部改建成两层,楼下作为考试院的大礼堂,楼上是考试院铨叙部的办公室。1982年它被列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在武庙大殿前后两侧,各建有一幢二层的仿古庑殿式建筑,均为砖木结构,并采用木结构的小瓦外廊连接成南北两个四合院。它们是考试院秘书处、参事处和铨叙部。现为南京市粮食局等单位的办公楼。

    宁远楼:建于1931年5月,同年底竣工。砖混结构,高二层,平面呈山字形,重檐庑殿顶,上覆小瓦。它是考试院的办公大楼,院长戴季陶办公室“待贤馆”就设在其中。第一届高等文官考试录取的考生人数因为较少,戴季陶曾在待贤馆赐宴传见。汪伪国民政府成立后,这里又成为汪精卫的办公楼。该在1996年前后被拆除,在原址上兴建了一座二层楼的仿古建筑,作为中共南京市委办公楼。

    华林馆:在宁远楼之北,原是考试院的图书馆书库。坐东朝西,高三层,平面呈长方形,砖木结构,重檐庑殿顶,现为南京市市级机关行政事务管理局办公楼。

    宝章阁:位于华林馆正北面。建于1934年,它是考试院的档案库,收藏有考生试卷、文官任免登记书等档案资料。高三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平屋顶,屋顶正中建有塔楼。立面造型简洁,具有西方现代派建筑风格;但在布局和细部处理上则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建筑特征,如建筑物左右对称,细部装饰斗拱,屋顶塔楼为攒尖顶,是典型的中国古典建筑风格。

    西部分别是大门、孔子问礼图碑亭、明志楼、衡鉴楼、公明堂等。

    西大门:现为南京市人民政府大门。为三开间的中国传统牌坊式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间高而阔,两边略为缩小,并降低高度。柱头表面饰有中国传统的云纹图案。牌坊底部两层石鼓夹抱。整个牌坊造型庄重大方。牌坊中额上有戴季陶书写的“为国求贤”(一说“天下为公”)四个大字。门前左右置有两尊汉白玉制作的狮子,底座为须弥座式,也是用汉白玉制造,雕刻花纹精细。汪伪时期,中门门楣上改成了“国民政府”四字。1998年,南京市人民政府对西大门进行了改建,在原有三开间牌坊式大门的两侧,又增建了两个出入口,从而形成五开间的格局。

    孔子问礼图碑亭:进入西大门后,迎面便是六角形的亭子--问礼亭,亭子中央竖有一碑--孔子问礼图碑。这是戴季陶效法孔子问礼之意而建。如今亭已无存,但碑刻犹在。1988年,碑刻被迁移到夫子庙大成门内保存。

明志楼:建于1933年,它是考试院的主考场,也是考试院的中心建筑。明志楼为仿明清宫殿式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单檐歇山顶,屋面覆盖绿色琉璃瓦,斗拱、檐椽、梁枋等均施以彩绘。中部地上二层,地下一层,前面有宽大的水泥平台,平台周围砌有雕花水泥假石栏杆;东西两侧为地上一层半,地下半层。檐下悬挂着竖书的“明志楼”三个大字匾额。入口处门廊上部悬挂着书有“忠孝仁义信爱和平”八字的横额。90年代经过改建,中部现为南京市人民政府大礼堂,西部是会议室,东部是外宾接待室。1999年3月又进行了维修。

    衡鉴楼:为考选委员会办公室。这是一幢西式建筑,砖混结构,中部三层,两边二层,平屋顶,入口处建有柱廊式雨篷。整个建筑物造型简洁。1997年被拆除,现在原址上建有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楼。

    公明堂:为典试、襄试委员会评阅试卷之处。高三层,平屋顶,造型简洁。1998年被拆除,在原址上现建有南京市人大办公楼。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中国法律网 版权所有 邮箱:service@5Law.cn 建议使用:1024x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 | 京ICP备2023040428号-1联系我们 有事点这里    [切换城市▲] 公司法
400-8919-913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法律咨询5分钟内回复
请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闭

关注网站CEO微信,与CEO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