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网
法律通行证: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律师加盟热线:400-8919-913   律信通 律信通  
律师
公众 咨询 贴吧
律信通 案件委托
频道 房产 婚姻 交通事故 保险 建设工程 劳动
留学
公司 合同 刑事辩护 医疗 知识产权 工商
新闻 宽频 文书 常识 案例
法规 专题 杂志 百科 论文
查找全国各地律师: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点击各城市名拼音首字母查找律师 公众找律师,信赖律信通!律师做宣传,首选律信通!

南京的民国建筑(33)

时间:2013-07-24 23:39来源:互联网 作者:admin 点击:
位于中山陵正南面,是中山陵园纪念性建筑之一。1929年,孙中山先生灵柩奉安中山陵后,戴季陶和国立中山大学全体同学为表达对孙中山先生的敬仰和怀念之情,决定捐资铸造一尊铜鼎,安放在中山陵前。 铜鼎,又称宝鼎、

    位于中山陵正南面,是中山陵园纪念性建筑之一。1929年,孙中山先生灵柩奉安中山陵后,戴季陶和国立中山大学全体同学为表达对孙中山先生的敬仰和怀念之情,决定捐资铸造一尊铜鼎,安放在中山陵前。

    铜鼎,又称宝鼎、孝经鼎。铜鼎基座部分由夏行时设计,鼎身由张镛森设计,金陵兵工厂铸造。戴季陶对此鼎的设计和铸造极为重视。1932年4月9日,他以书面形式,对有关设计和铸造部门提出具体要求:“圆形铜鼎,鼎上五方(万一五方不易妥当,则六方亦可)、三级。鼎亭全部黄铜吹色(造法全由陵园作主)。向外正面刻八德字;向内正面刻智、仁、勇三字,全部集总理字。鼎内藏四方铜碑,上刻戴太夫人书孝经(如字太大时,可用照相缩小)。下面三级石台。四面栏杆石级全部雕花。”从现存铜鼎石台来看,基本上是与戴季陶的要求一致的。

    1933年5月7日,在这里举行了庄严的铜鼎奠基典礼。国民政府主席林森亲临现场,戴季陶致词。致词毕,戴季陶和辛树帜俩人小心翼翼地将一只铜箱共同放入石匣中,铜箱面刻戴季陶所书的《总理遗嘱》,箱内贮存着中山大学在南京的师生所恭录的《总理遗教》。铜箱放入石匣后,由戴季陶将水泥注入石匣内封固,然后,将石匣徐徐放入距地面深约三米的地基中。随后,建造石台,铸造铜鼎。当年,中山陵园又添新景观。

    铜鼎为青铜铸造,造型别具一格。从构造上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下为铜鼓状的底座,通体饰有花纹,平面光滑如镜,正中刻有一个五角星,五角星周围刻有“设计监造者”五个字,然后是一个圆圈,圆圈外围刻有夏行时、韩栋、杨光煦等11位监造者的姓名,铜鼎的三足就镶嵌在底座平面之上;中部为铜鼎的主体,双立耳,二足部位饰有三只张口的狮子头,腹部为圆形,朝北一面铸有楷书书写的“智、仁、勇”三字,朝南一面铸有楷书书写的“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八字,尽管已被磨去,今仍可见痕迹,腹部稍下方,铸有楷书书写的“国立中山大学敬献”八字;铜鼎口沿上部为一座六柱、三重檐的六角攒尖顶亭子,屋面覆小瓦,亭内竖有六方长方形的铜碑,上刻戴季陶之母黄太夫人手书的《孝经》全文。整个鼎高4.25米,重约5吨,腹部最大直径1.21米(一说1.3米),造价1.3万元。

    石台由张镛森设计,平面呈八角形,其内部为钢筋混凝土构筑,表面镶苏州花岗岩。石台高约三米,分为三层,低层直径约16米,中层直径12.7米,上层直径4米,每层石台边缘都围有雕花花岗岩石栏杆。石台中央有一个用汉白玉雕琢的圆形石墩(又称鼎座),铜鼎就放置在这个石墩上。石台造价2.27万元。

    铜鼎和石台堪称珠联璧合,不可分离,但是,两者之间也有一段小插曲。“文革”期间,原竖立在新街口广场的孙中山铜像被拆除,运送到中山陵园档案室内收藏。后经周恩来总理批准,将铜鼎从石台上拆下,运送到中山陵园工程队的院子里保管,而将孙中山铜像安放到石台上。直到198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诞辰60周年前夕,有关部门将孙中山铜像迁到藏经楼孙中山纪念馆广场,才将铜鼎重新安放在石台上。

音乐台

    音乐台位于中山陵广场东南约二百米处的山洼之中,占地面积约4200平方米,是旅美旧金山的华侨和辽宁省政府合资兴建。由基泰工程司建筑师杨廷宝设计,利源营造厂承建,1932年秋动工兴建,1933年8月建成,造价9.5万元。

    音乐台是中山陵的配套工程,主要用作纪念孙中山先生仪式时的音乐表演及集会演讲。整个音乐台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场地平面布局呈半圆形,在半圆形圆心处设置一座弧形乐坛(即乐台)。乐坛长22米,宽约13.33米,高出地面约3.33米,乐坛两侧设有台阶与花棚衔接。乐坛的西北角,立有一块高1.295米,宽0.87米,厚0.155米的奠基碑,首尾两行铭文已被磨去,但正中竖书的“音乐台奠基纪念”七个行书大字,清晰可见。在乐坛后面为一堵汇集音浪的大照壁,它是音乐台的设计主体。照壁坐南朝北,宽16.67米,高11.33米,水平截面为圆弧形。照壁表面用水泥斩假石镶面,精雕细刻,棱角分明。照壁上部及两侧,雕刻有云纹图案,上下起伏,宛如跳动的音符。照壁上部云纹图案之下,雕有三个龙头,突出墙体之外。照壁底部为中国宫殿式的须弥座。在乐坛台口边缘处为数道波浪形台阶,阶内填土以栽花草。紧靠乐坛正前方有半月形水池,池半径为12.67米,用以汇集露天场地的天然积水,池水终年不涸,可以增强乐坛的音响效果。乐坛两翼筑有平台,上砌钢筋混凝土花棚。乐坛之下辟有休息室、盥洗室和贮藏室等。

    乐坛前面为听众席。半圆形草坪以2%的斜度沿乐坛边缘台阶经乐池向听众席方向渐渐升高,草坪呈坡面状,半径约56.67米。草坪上,沿同心弧方向展开三条小径;沿扇面坡道圆心方向建有五条宽二米的放射形走道,每条走道有45级台阶。中部草坪被小径和走道台阶分隔为12块,草坪上可容听众三千余名。

    半圆形音乐台的外缘地势较高,在边缘上筑有一条宽4.88米的混凝土走道,周长150米,上架花棚,宽3.33米。在这条走道内外两侧,各有36根立柱、36个花盆、30张石凳。在每一根边长0.36米的四角形花棚支柱的底部,都有一个花盆,花盆呈须弥座状,平面为长八角形,花盆中植有花草。花棚下的同一侧花盆之间,置有长条形石凳,供听众坐憩品茗。在花棚外侧,植有紫藤,藤蔓扶柱而上,缠绕柱梁,蔓延到棚顶,形成一个绿荫屏障。在花棚旁边的紫藤外围,挖有一条弧形水沟,上架五座小桥,成为音乐台内五条走道的出入口。

    值得注意的是,音乐台的乐坛、走道、台阶等边缘都砌有细小的水槽,以利雨水畅通,这从一个侧面体现了设计者的精巧构思。

    音乐台的建筑是中国传统风格与西方古典建筑风格相结合的一个范例。音乐台在利用自然环境以及平面布局和立面造形上,充分吸取了古希腊建筑艺术的特点;而在照壁、乐坛等建筑物的细部处理上,则采用中国江南古典园林建筑艺术的表现手法,从而创造出既有开阔宏大的空间效果,又有精湛雕饰的艺术风范,达到了自然与建筑的完美和谐统一。


驻外九使节烈士公墓

    驻外使节九烈士墓,位于南京中华门外菊花台公园内,距中华门约三公里。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中国法律网 版权所有 邮箱:service@5Law.cn 建议使用:1024x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 | 京ICP备2023040428号-1联系我们 有事点这里    [切换城市▲] 公司法
400-8919-913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法律咨询5分钟内回复
请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闭

关注网站CEO微信,与CEO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