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网
法律通行证: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律师加盟热线:400-8919-913   律信通 律信通  
律师
公众 咨询 贴吧
律信通 案件委托
频道 房产 婚姻 交通事故 保险 建设工程 劳动
留学
公司 合同 刑事辩护 医疗 知识产权 工商
新闻 宽频 文书 常识 案例
法规 专题 杂志 百科 论文
查找全国各地律师: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点击各城市名拼音首字母查找律师 公众找律师,信赖律信通!律师做宣传,首选律信通!

南京的民国建筑(26)

时间:2013-07-24 23:39来源:互联网 作者:admin 点击:
牌坊:进入正门,是一条青石铺砌的甬道,甬道尽头,42级石阶之上是一个宽大的台基。台基东西长32.7米,南北宽16.6米,钢筋混凝土结构,外镶花岗岩。台基中部矗立着一座高大的牌坊。牌坊高约十米,五楹,用钢筋混凝

    牌坊:进入正门,是一条青石铺砌的甬道,甬道尽头,42级石阶之上是一个宽大的台基。台基东西长32.7米,南北宽16.6米,钢筋混凝土结构,外镶花岗岩。台基中部矗立着一座高大的牌坊。牌坊高约十米,五楹,用钢筋混凝土建造,顶覆绿色琉璃瓦。牌坊正反两面横额上各饰有瓷质国民党党徽五枚,正面中央党徽下刻“大仁大义”四字,背面中央党徽下刻“救国救民”四字,均为国民党元老张静江题写。牌坊前左右两侧各有一只石虎,是当时陆军第十七军赠送的。牌坊建在原灵谷寺金刚殿(又名天王殿)遗址上。

    祭堂:利用原有的无梁殿改建。无梁殿又名无量殿,因殿中供奉无量寿佛而得名。该殿建于明朝,重檐歇山顶,小瓦屋面,整个建筑全部用砖砌成,结构独特。五檐三进,东西长50米,南北宽34米,殿内顶部呈穹隆状,高达22米。前后各辟有三个拱门,四面辟有窗户。无梁殿虽历时久远,但结构坚固,气势宏伟。30年代建造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时,按照原来式样修葺,殿内改为祭堂。祭堂内有法圈三个,共嵌石碑三块,中碑镌刻“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之灵位”,由张静江题写;西碑镌刻蒋介石所书的北伐誓师词;东碑镌刻陈果夫所书的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祭文。这些碑刻在1949年之后均被磨去。1981年重修时改刻,中碑改为“国民革命烈士之灵位”,西碑刻《国歌》,东碑刻《国父遗嘱》。

    在祭堂的四周墙壁上,镶嵌有110块太湖青石碑,镌刻着阵亡将士的姓名阶衔,共计三万余人,全部碑文共16.5万字,由书法家倪幼耕、郭仰韩、郭伯恭三人书写,石工唐仲芳、尹铁苍、杨文卿、周梅谷等人镌刻。1949年后,这些碑刻大部分被用水泥涂盖起来,得以保存至今。祭堂修复竣工后,定名为“正气堂”。

    公墓:祭堂以北,为第一公墓,它建在灵谷寺五方殿遗址上。面积八万平方尺,内辟蜘蛛网式的小路,分列大、中、小各式墓穴1642座,每一座墓穴下用砖砌,上面用水泥盖板,设有小石碑一块。墓地北侧墓墙东西两端,各立有一个纪念碑,分别是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和第五军淞沪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碑上文字在抗战时期被日伪磨去,仅存碑柱。1995年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之际,中山陵园管理局将碑上文字恢复。第一公墓现改为花坛和草坪。

    第二、第三公墓分别在无梁殿东西各约一千米的山凹中,它们与第一公墓共同构成一个钝角三角形。第二、第三公墓与第一公墓形式、面积相近。第二公墓在50年代改建为邓演达墓;第三公墓原有墓穴2268个,现已荒废。三个公墓总造价17万元,由南京李新记营造厂承建。

    纪念馆:在第一公墓正北面。东西长41.7米,南北宽19.7米,歇山顶,屋面覆绿色琉璃瓦,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上下两层,造价21.5万元。纪念馆九楹,走马楼式,楼上下均有走廊。楼下中间为穿堂,楼上下均不用墙壁分隔,遍设架柜,用以陈列阵亡将士遗物或举办展览用。1936年10月曾在这里举办全国童子军作品展。纪念馆由墨菲设计,1933年完工后,定名为“革命纪念馆”,由蒋介石题写馆名。1949年以后,更名为“松风阁”。

    在松风阁后,有一个石鼎,鼎壁刻有“垂勋铭鼎”四字,这个石鼎是当时的安徽省主席刘镇华赠送的。

纪念塔:在纪念馆之后约一百米处,造型属于楼阁式塔。由美国建筑师墨菲和中国建筑师董大酉共同设计,陶馥记营造厂承建,造价35.5万元,始建干1931年,1933年竣工。塔基为八角形的大平台,直径30.4米,平台周围围以雕花栏杆,平台四面设有石阶。塔前石阶正中,是一幅长5.8米、宽2.8米的白色花岗岩浮雕“日照河山图”,这幅图案是由刘福泰、陈之佛、李毅士设计的,刻工相当精细。塔基之下为一地下室,门朝北,十年动乱中封闭。纪念塔每层都设有八扇门,四隐四现,相间开辟。塔高约六十米,平面为八角形,分为九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底层直径14米,向上逐层缩小,顶层直径9米。每层外面都有走廊和石栏杆,便于游人高瞻远瞩。塔内正中有钢筋水泥制做的螺旋式的楼梯,从塔的底层至塔顶共有252级。塔顶和每层披檐均覆盖绿色琉璃瓦。

    纪念塔除了第九层之外,每一层内外墙壁上都嵌有石碑。塔的外壁:第一层正门门额上,是蒋介石题写的“精忠报国”四字,后门是当时的中山陵园园林组组长傅焕光题写的“有志竟成”四字,东、西两侧门额上分别刻有傅焕光题写的“成功”、“成仁”四个篆字;第二层四块碑刻有蒋介石所撰写的《遗阡表》,由叶楚伧书写;第三、第四层碑上分别刻有蒋介石所撰写的黄埔军校第五、第六期同学录序各一篇,分别由周伯年、杨天骥书写;第五、第六层石碑上刻有蒋介石所撰写的黄埔军校第三、第四期同学录序各一篇,分别由钮永健、刘纪文书写;第七、第八层石碑上分别刻有蒋介石所撰写的黄埔军校第一、二、三期同学录序,分别由戴季陶、张静江、钮永健书写。塔的内壁:第二至第四层,是于右任草书的孙中山先生北上时向黄埔军校的告别词;第五至第八层,是吴稚晖篆书的孙中山先生在黄埔军校的开学训词。这些碑刻在1949年之后,基本上都被水泥覆盖起来。

    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纪念塔在1949年之后更名为灵谷塔。迄今为止,它仍是南京地区最高的传统式样的塔。

    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建筑群自1929年起,经过建筑阵亡将士公墓筹委会历时7年的建设,至1936年基本完工。1936年秋,由国民政府制定总理陵园管理委员会负责保管,并继续办理调查营葬事务。

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的建筑布局,既参照了中国传统陵墓的建筑手法,又加进了西方风格的几何形绿地广场;同时,新旧建筑巧妙结合,既有对比,又相互融合,形成了纵深变化丰富的景观。1992年,它被列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7月,又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廖仲恺何香凝墓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中国法律网 版权所有 邮箱:service@5Law.cn 建议使用:1024x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 | 京ICP备2023040428号-1联系我们 有事点这里    [切换城市▲] 公司法
400-8919-913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法律咨询5分钟内回复
请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闭

关注网站CEO微信,与CEO对话